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风口来临 无线手持吸尘器成选购爆款

2018-11-16 09:43:00

 

来源:中国家电网

吸尘器作为家庭清洁的利器,因其操作便捷的特性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实际上,吸尘器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20余年,从最初市场反映平平、市场不温不火,到2018年无线手持吸尘器骤然升温,成为清洁电器领域的佼佼者,原因既有消费者对洁净生活的美好追求,也离不开产品升级带来的良好体验。以近期发展迅速的无线手持吸尘器为例,也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产品革新与市场竞争时期,直到技术成熟、用户体验大幅度改善的今天,该品类才得到大多数家庭的认可。

过去20年,吸尘器市场表现一直乏善可陈,保有率较低。而最近两年,市场迎来了转机,吸尘器成为清洁电器中的一匹黑马。GfK数据显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吸尘器线下市场开始止跌。2017年上半年,吸尘器线下市场开始复苏,首次出现零售量同比正增长,增长率为7%;2017年下半年,吸尘器零售量同比增长率突破16%;2018年1——5月,吸尘器线下市场增速持续,零售量同比增长18%。2018年上半年,吸尘器线下市场零售量的增长速度有望突破20%。逐步释放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更多企业的关注和入驻,不仅有戴森、莱克、伊莱克斯、小狗、浦桑尼克等专业化品牌,还包括松下、LG、美的、飞利浦、海尔等综合性家电企业,就连小米生态链企业睿米也想进来分一杯羹。2018年7月,厨电企业九阳收购Shark持有的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正式进入吸尘器行业。

面对渐热的市场,伊莱克斯产品市场经理刘昕表示,目前吸尘器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提高以及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相信行业内的品牌还会有进一步整合的可能。

虽然吸尘器目前市场规模还不大,但是品类不少。《电器》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产品有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无线手持吸尘器、桶式吸尘器以及扫地机器人等。其中,市场增速最快的莫过于无线手持吸尘器。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线上市场共售出1566.8万台无线吸尘器,同比增长30.2%。其中,手持推杆式产品销量同比增速最快。其线下市场占比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11个百分点。TEK研发总工程师任怀强从事吸尘器行业15年,他就产品格局变化的角度告诉《电器》记者,无线手持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销量都在高速增长,引领国内吸尘器的消费升级。立式吸尘器市场增长稳定,除螨仪的市场份额增长放缓,有线吸尘器市场份额快速下降,卧式吸尘器几乎没有市场地位。

谈及原因,浦桑尼克产品经理覃健洲认为,首先,国内吸尘器普及率低,增长空间大。其次,国内用户正处于消费升级的阶段,对新型家电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最后,无线手持吸尘器有不错的用户体验,产品便于清扫与收纳,使用上具备省力、快捷且清洁彻底等特点,因此用户口碑度和美誉度都利于产品的良性传播。

莱克产品总监陈华夏也认为,得益于前几年打下的基础,无线手持吸尘器市场正逐步爆发,目前虽然尚在“爬坡”阶段,但增速明显,成交“量额”都在放大。

技术支撑,无线手持吸尘器带来最佳体验

通过对主流企业的采访,《电器》记者了解到,无线手持吸尘器与传统的家用吸尘器相比优势突出。首先,体积小且采用无线设计的产品使用更方便、灵活,很多家庭的小朋友吃了零食后在地板上会有一些碎屑残留,用无线手持吸尘器打扫方便;其次,手持的产品一般都会配备丰富的刷头来拓展使用范围,家具缝隙、天花板、推拉门槽也能彻底清洁;最后,手持产品在收纳上也更有优势,这类产品不仅可以壁挂,还能充电,符合现代家庭对于简洁的追求。“无线手持吸尘器最大的特点在于无线,不但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身材比较纤巧,方便收纳不占空间。刘昕认为,无线手持吸尘器是最易于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之一。”

究其原因,任怀强认为,技术驱动是无线手持吸尘器市场爆发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无刷电机的技术发展和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为主。他说,TEK和莱克这样的传统大厂已经实现无刷电机研发自主化,作为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未来布局。

陈华夏称,莱克魔洁M85无线手持吸尘器机内含400W大功率数码无刷电机,可产生20kPa大吸力,其和推杆吸尘器配合之后还可达到3级龙卷风过滤的效果,尘气分离效率高达99.9%,可有效防止灰尘二次污染,还能排出洁净健康空气。尽管该无线手持吸尘器的功能强大,但是机身却极其纤巧,整机重量还不到1.3kg,因此就算是女性单手操作也毫无压力。

续航能力提升,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续航能力取决于电池的类型,市面上的电池大致分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不同电池类型的使用寿命也各不相同。市面上大多数品牌采用的就是锂电池供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EK采用可拆卸双电池的配置,续航能力突破1小时。

谈及体验极佳的原因,刘昕表示,目前市场上最热的无线手持吸尘器,使用非常方便,没有使用半径的限制,但是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在使用时间或者过滤效率上,会逊色于传统的卧式吸尘器。无线手持吸尘器,突破了频繁插拔电源线的局限,非常符合随用随放的需求。如今,“80后”“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将生活类电器融入日常生活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些都成就了无线手持吸尘器销量暴涨的事实。

同为吸尘器品类,无线手持吸尘器之所以成为用户的选购重点,表面上是方便快捷的体验,而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支撑。覃健洲以目前较火的扫地机器人和无线手持吸尘器为例告诉《电器》记者,目前吸尘器大多数运用真空吸尘原理,提升吸力是两个品类的产品都在克服的重要技术难题。

另外,吸尘器地刷技术的提升也给用户带了贴心的体验,尤其是养宠物的家庭。陈华夏说:“莱克魔洁M95搭载地刷全新防缠毛技术,通过独特梳毛条结构,自动将毛发梳理、收入尘箱,滚刷在地面上滚动,吸除毛发时不会缠绕,减少地刷清理麻烦。”

为美好生活,围绕痛点做创新

为了更好地打造适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主流企业不仅围绕噪声、吸力以及电机等方面进行创新,工业设计、科技美学都成为入局企业的突破重点。小狗电器有关负责人告诉《电器》记者,续航能力是制约消费者体验的关键因素,面对复杂的居住环境,吸尘器要有更长的续航时间。小狗吸尘器采用智能BMS电池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控每颗电池的健康状态,通过多系统协作,使强档模式下可运行约15分钟,普通档运行约30分钟。这样的续航能力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清洁需求。此外,电机是吸尘器的核心部件,也是清洁效率的保证。在电机上,小狗吸尘器与日本NIDEC电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小狗吸尘器搭载新一代无刷永磁精密电机,具有功率大、功耗低、寿命长等特点。在用户最关注的吸力问题上,小狗电器积极开发新技术,并掌握了国际领先的多级多锥、电机控制技术、空气流道降噪技术、创新风道技术等。这些技术既保证了吸尘器的吸力不会受损,又可以将噪声控制到最低。

刘昕认为,电机不等于吸力,好的吸尘器在吸得进灰尘的同时,还要留得住灰尘,所谓的“留得住”就是过滤效果好。好的吸尘器无论直立式还是卧式,拾尘率和过滤率都是两个同样重要的评价指标。

受访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产品的实用性、易用性、智能化是目前中国用户的需求。“要打造一款品质出众的无线手持吸尘器,要从产品的电机方案、离尘技术、续航时长及更为轻便、人性化的工业设计等方面入手。”他认为,“续航能力是无线手持吸尘器的一个技术壁垒,强档下的大吸力必定需要有大功率的电池来支持,这对电池的续航时长提出严峻的考验。如何优化电路设计,既保证产品吸力又具有很长的续航时间值得研发人员不断去突破。除了续航时长,我认为,企业还需要攻破电池的快充技术,目前的手持产品充电时间普遍超过3小时,对于用户来说是较为漫长的。”

除了技术革新,小狗电器负责人认为,外观、工艺、材质等方面对于无线手持式吸尘器同样重要,尤其在工业设计上下足功夫,打造出每款产品的颜值都符合国人的审美需求。

谈及产品创新,TEK和诸多无线手持吸尘器企业一样,虽然对续航时长、吸力以及电机同样重视,但源于“生活白科技”的定位,所有的创新几乎都围绕“吸得更干净、用得更方便、看上去更时尚”3个指导思想来做产品。任怀强表示,尽管无线手持吸尘器相对于传统的立式无线吸尘器在灵活性以及多场景使用的方便性上有很大优势,但还是有用户的痛点没有解决,如消费者不使用时难以更好地放置。

在产品细节上,现在市面上的无线手持吸尘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刘昕表示,产品的握感,推进的灵活性以及后续清洁的便捷性,都有提升的空间。要知道,30——40分钟的连续使用,0.5kg和1.5kg的手感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过于沉重的手感会影响产品的使用频次,最终会使消费者把这类吸尘器束之高阁。另外,如果暂停使用产品时,是否可以做到随用随停、随处自立;在避绕家具的时候,刷头是否足够灵活。外观设计或者人性化的细节都是产品的加分项,产品设计是否能和家居环境匹配并不破坏原有的基本装修风格。这些都是一款优异的无线手持吸尘器应该为消费者考虑到的。

正是碍于无线手持吸尘器本身存在的痛点,莱克创新地研发出“魔洁”系列产品。陈华夏告诉《电器》记者,魔洁是将无线手持吸尘器和立式吸尘器的优势相结合,解决普遍存在的“重量较大、重心集中在手部以及不方便安置”等问题。他告诉记者,虽然该产品属于无线手持类产品,但采用立式设计,机器重心低,地刷垂直压住地板,提升了地板除垢能力,滚刷采用复合毛设计,能够强力去除污垢,轻松擦除地板爪印等污垢脏物。

谈及未来无线手持吸尘器市场的发展走向,受访企业普遍看好,尤其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和满足大家电刚需之后,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家电正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以健康、安全、便捷、清洁等为卖点的无线手持吸尘器,无疑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提升生活品质的家居需求。但受访人亦普遍认为,围绕吸力、续航时长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还需改善和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