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营收结构单一 降价能否倒逼景区对门票经济说再见?

2018-09-24 09:48:00

 

来源:工人日报

降价能否倒逼景区对门票经济说再见?

临近国庆假期,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景区迎来一波门票“降价潮”。截至8月底,有21个省份的157个景区出台或公布了景区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还有25个省份的100多个景区将在“十一”前出台拟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9月20日,嵩山少林寺、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热门景区加入降价行列……“十一”降价名单上的景区数量达到314家。

对比过去,热门景点门票价格普遍偏高、逢节上涨,今年国庆前景区密集降价,给游客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然而,部分景区象征性降价、热门景区价格仍然偏高,让门票降价的含金量受到质疑。一些景区为何“抱住”门票不愿松手?由政府推动的景区门票降价工作能否倒逼景区转型,突破门票经济的天花板?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门票降价含金量几何?

“去同一个景区旅游,不同景点都得分开来买票,不仅门票动辄一两百元,还得另外再买索道、船票、保险等。”这样的情况,是很多游客在国内旅游时常遇到的烦恼。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共有249个5A级景区,其中免票景区相对较少,占比仅6%。门票价100元以上的景区占比超过半数,还有约10%的景区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为景区降价划定了时间表——在“十一”黄金周之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

几个月以来,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已呈现下降趋势。公开资料显示,“十一”降价名单中,四川、新疆、湖南三省区涉及景区最多,降价幅度也较大。其中,四川泸州老窖工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由120元降为50元,降幅达58.3%。

不过也有质疑声音认为,目前各景区公布的降价幅度不一,降幅高的达上百元,而大量景区降幅大多只有一二十元。在主动降价的景区中,很多都是名气较小的冷门景区,热门景区的身影仍然偏少。

门票对景区有多重要?

一直以来,全国很多热门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普遍偏高。记者了解到,景区对门票收入的过分依赖,源于营收结构单一的老问题。

据了解,在众多传统旅游景区,“门票+景区客运”营收占比超过60%,景区收入中门票占比畸高。以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年报显示,2017年游山门票收入占比42.44%,客运索道收入占比26.92%。此次降价之后,该公司预计今年门票收入将减少约1000万元,明年减少约5000万元。

除了门票收入,各景区其余收入主要包括索道及缆车、酒店、餐饮、旅行社等传统业务,但大多尚未成主要盈利来源。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酒店业务虽然以2.57亿元成为收入最高的板块,但32.54%的毛利率远低于园林开发业务和索道业务的近85%毛利率。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程行云表示,部分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偏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成本构成不合理、不规范,承担了一些“额外负担”。如被用于景区外资源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开支,甚至被用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开支等。

“景区门票降价之后的相对长一段时间内,会导致景区收入减少,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单一、旅游产品同质、区位优势不足的景区,门票降价的负面效应比较突出。”深圳大学法学院讲师段礼乐表示,这也是很多景区不愿意降价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内景区门票价格过高,已经导致国内知名的景区游客人数出现下降或者不增长的趋势,游客重游率相对较低。同时,在门票利润相对丰厚的情况下,景区运营方拓展景区业务、多元化业务经营的动力较弱。因此,有观点认为,此次门票降价将倒逼旅游景区转型,摆脱门票经济依赖症。

景区转型路在何方?

告别门票经济,景区如何生存和发展?此前,在有关部门推动景区门票降价的政策下,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反复被提及。

数据显示,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及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丰富景区的“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构成,是留住游客、增加收入的根本做法。

目前,部分景区已经有类似的探索获得成功。例如西湖景区从2002年起免费开放,10年后,杭州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达到2002年的4倍。西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西湖免费开放吸引了更多游客,门票收入的损失换来了杭州整体旅游收入的提高。另一个转型成功的景区是故宫。故宫文创产业异军突起,年销售收入多年保持10亿元以上,超过门票收入。

“因此,完善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景区门票价格,有利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业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稳步扩大的良性循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表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