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生物医药产业打开发展“新空间”前沿产业强劲有力
作为新经济的重要一极,生物医药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烟台制造业的版图中,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虽尚不能媲美千亿级优势产业,但正处于成长期的它已展露出令人充满期待的新景象:今年一季度,全市医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3.56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利润总额6.1亿元,同比增长23%;分别高于同期全市工业平均6.6和18.4个百分点。
当前,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领域已取得若干突破,产业创新生态正逐步转变,有望为全市经济发展打开“新空间”。
前沿产业强劲有力
仅需一段长十几厘米的白色带状材料就能帮助人体断裂韧带再生?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这种充满科技含量的“人工韧带”正是隽秀生物公司研制成功的产品。
“这种人工韧带植入人体后能诱导患者断裂韧带重生。”山东隽秀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秀岩告诉记者,这种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促进断裂韧带的再生。“更神奇的地方在于,这种材料的生物降解性非常好,当自体韧带修复完成后,可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目前,该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上市后将打破国际垄断,实现单品年销售过亿元。
隽秀生物的强势发展,是烟台医药产业发展风生水起的生动写照。来自市食药监局统计显示,烟台一批医药骨干企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市现有境内外医药上市公司11家,过亿元企业33家,其中过5亿的9家,过10亿的6家,过50亿的2家。有1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工业百强,3家企业进入全国医药流通百强。“这些企业发展速度快,盈利能力强,对产业发展拉动作用大。”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李伟如是说。
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得益于烟台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从产业推进机制上可以得到印证。目前,烟台设立“烟台市医养结合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分析推进机制,设立产业专家库,定期组织行业“体检会诊”,做好产业分析调度。
在政策扶持方面,出台了《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国际生命科学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从研发生产、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重大专项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和器械创新、国际国内认证、药品现代物流、医药科技平台建设、生物科技孵化器补贴等方面,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兑现了创新发展奖励资金。2017年11月,烟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烟台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补充意见》,从园区规划、土地供应、项目技改等15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给予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鼓励支持。2018年初,市政府又全面启动了烟台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的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专家团队已来烟进行实地调研,对规划内容进行充实完善,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这些政策性的引领对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义非凡,更为今后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市食药监局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科科长禹烟青。
创新意识全面觉醒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展现出的“闪光点”,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全市产业创新生态的转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方面都较为薄弱,缺乏重磅创新成果。但是,随着产业发展走向转折点,自身内生出改变的强烈需求。
大企业,科研机构少、人才匮乏、创新配套体系不完善,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弱项”,烟台开始加大招商引才力度,并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领军人物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烟台通过积极招揽人才,如今,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汇聚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荣昌制药的房健民博士,普罗吉生物的罗永章博士,绿叶制药的李又欣博士,都是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禹烟青介绍,目前,全市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有19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2人,拥有从事医药、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领域的博士以上的研究人员100多人。
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创新平台。根据规划,烟台将设立2亿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采取政企共建模式,建设基因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11个国际化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首批建设的药物筛选与评价中心、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等5个平台实验室今年上半年可全部投入使用,二期6个平台将于9月底建成使用。建成后,11个公共服务平台将拥有先进仪器设备880台(套),组建由“国家千人”、“泰山学者”领衔的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200家单位提供仪器设备共享、检验检测、研发代工等创新服务。
园区的作用日渐凸显。目前,全市在建或规划建设的生物医药园区25个,其中6个产业规模达到50亿。总投资60亿元的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总已有60多个创业项目入园孵化,未来5年将引进300家以上高科技企业,孵化100项以上高科技成果,聚集上万名生物医药领域研发人才。总投资28亿元的渤海集团中医药产业园加紧推进,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60亿元。荣昌生物医药园区二期工程可形成抗体药物和ADC药物各100万支以上的产能,后续品种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60亿元。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89.5亿元,已有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鑫汇包装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为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新动能打造良性“生态链”
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新机遇,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迎来“黄金期”,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
目前,全市有30多家医药生产和批发企业实行兼并联合跨行业并购,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绿叶集团在提升国内抗肿瘤、心血管系统以及糖尿病三大治疗领域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推动研发产品在国际市场加速上市,先后并购美国、瑞士、德国等多家药企,加快了集团全球化步伐。东诚药业先后并购5家境内外知名药企,加快打造集原料、制剂、生物制品为一体的产业平台,提升了东诚药业在医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万润药业先后收购3家国内药企,发展成为原料药和口服固体制剂及保健食品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综合型制药企业。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创新品牌,形成创新产品,这是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形成的良性生态链。目前,烟台药品科研创新实力居山东省前列。统计显示,烟台如今在研的新产品86个,16种新药入选国家科技“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在2010-2017年全省申报的50种创新药物中,烟台企业申报了16种,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居省内各地市首位。2020年之前,全市将有10个以上创新药物在全球上市。
伴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以抗体药物、新型制剂、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新型材料等为先导的产品集群正逐步发展壮大。绿叶制药已有多个在研药物正在中国及海外市场同步注册开发,5个产品在美国和欧盟进入临床不同阶段。荣昌生物的一类新生物制品“泰爱”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已开展Ⅲ期临床。石药百克的一类生物新药“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注射液”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先声生物的一类新生物制品“注射用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等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正海生物“脊髓损伤及脑损伤再生修复生物材料产品的研发”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居世界领先地位。
良好的市场前景,为烟台的生物医药产业崛起打下基础。李伟介绍,未来三年,烟台将在抓好“一区七园”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集中打造开发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制定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产业招商政策,加快形成东西两翼协同崛起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将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