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没有“黑天鹅”:一定当心“灰犀牛”
先解释下两个隐喻的概念:
黑天鹅事件,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
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
通俗点的解释:
黑天鹅事件,从来都不觉得它会发生(原来人们概念中天鹅是白的),它却突然发生(突然有个黑色的天鹅活生生的在你面前),改变整个行业格局。比如,滴滴出现之于打车。
灰犀牛事件,是你看到他离你非常远(但看的到,就像一头灰犀牛,平淡无奇),觉得它对你完全形不成威胁,但是当它跑过来的时候,你发现它的势能非常大,冲到眼前以摧毁性的方式把你的行业给灭了。
后市场的黑天鹅们终究没有到来
一个个的互联网造富神话让后市场的人们都去努力的寻找黑天鹅。期盼一个黑天鹅出现立马改朝换代,隶数一下我们经历的各类“伪黑天鹅”吧。
灰天鹅
团购(美团模式):将商家线上化,进行导流。用户在修车品类上因为信任问题大于价格敏感度,尝试成本过高,因此用户很难经常去线上切换选择店面。
网购配件到店安装(最初的京东、途虎模式):用户在电商平台采购配件,到指定的店面安装。平台给店面支付安装费。让店面蜕变成了一个安装工具,B端不接受这个模式。
上门服务(洗车、保养):因为效率和成本问题,该品类成了鸡肋产品。只有很少数的价格不敏感、时间敏感的用户愿意用高出到店价格购买。
纯汽车零配件电商:就是配件电商。做个电商网站,将修理厂和配件商都拉到线上交易。
共享洗车:去年趁着共享大潮起来的概念,当时我写文反对过,挨了不少板砖,现在数据和结果应该已经出来了。
最初每个模式都是以黑天鹅的角色出现,但是在残酷的行业大雨面前,黑色被洗光了。
为什么后市场很难出黑天鹅?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创造一个行业黑天鹅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个小概率事件。
但也有些规律可循:
1、商品简单。
比如,书籍、衣服等标品、打车等服务、餐饮券这些都是相对标准的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很容易改变原来的交易方式和结构。
2、产品的服务比重或依赖服务人员决策的比重比较低。
打车也是相对简单,只要开车熟练,整个过程司机只要不犯低级错误,换个司机产生的服务差异性并不大。包括产品买卖,客服多叫几声“亲”,对购物产生不了特别大的影响。
3、底层技术未得到大规模认知普及前,已经有商业化应用快速出现
比如,区块链技术,在中国大妈们还不知道之前,有一大批熟悉区块链的通过比特币等赚的盆满钵满。汽车行业至少现在不存在,新能源、无人驾驶、车联网都是商业还没做起来,已经成为行业的显学。这类技术的成熟运用,最有可能造就的就是未来的灰犀牛。
行业的灰犀牛们如何到来?
在一个行业拐点很近、竞争力很弱的环境下,最容易出现的就是灰犀牛了。
第一头灰犀牛:融合供应链、汽服终端的综合体
后市场在各个细分领域的细分试错后,大家的共识已经形成。用前面的一个朋友的话说:“最终打败零配件商的绝对不是零配件”。
这个共识就是,最终细分领域的边界会很快消融。独立的配件商、汽服商都会消失或以某种形式融合。就想永辉超市的新物种,将生鲜、餐饮、外卖都融合在一起,这在之前是完全不相干的业态,搞生鲜零售的不懂餐饮,搞餐饮的不懂外卖。无论从坪效、人效等分析都是让人看不懂的生意。而恰恰是跨界整合能力、技术渗透能力、组织匹配能力让这种有机整合成为可能。
因此,在后市场持有汽修店都没干好,凭什么再去干汽配。这句话,对也不对。用传统的方法论去看,这样去做一定是思路一条。但是,融合的最大好处是产业效率的总体提升,好比永辉超市通过整合,将生鲜库存能够快速消化为餐饮和外卖的产能。是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是从上帝视角的重构才有可能完成这种创新。
第二头灰犀牛:新能源车的普及
相信这也是共识,不管哪天都会到来。新能源车导致人们在车保养、维修上不仅是维修品类的变化。还有能源使用、供给等方面的变化。
新能源车已经是富豪俱乐部游戏。各方大资本和资源进场,就看后市场如何从新车入口开始完成重构。这是后市场能够在4S店阴霾下的一次,从新车入口重构的机会。
第三头灰犀牛: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物权的变化。也就是汽车所有权、使用权、分时权利转移。这些变化对商业的重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行业。
一个正在靠近的灰犀牛式危机对一些人来说是可怕的灾难,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