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 向海形成产业集群

2018-01-25 10:18:00

 

来源:中国粉末冶金商务网

不久前,我区出台了《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这是继糖业、铝业、机械产业之后,广西在传统优势行业中启动的又一个二次创业行动。布局沿海地区、形成“一核两带九基地”格局、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是此次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重点。

当前我区冶金产业发展情况如何?为什么要进行二次创业?未来如何布局、重点在哪里?记者采访了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

再次出发 重塑产业竞争力

在全国冶金工业版图中,广西冶金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6年,广西粗钢产量2109.6万吨,位居全国第十,铁合金产量521.1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冶金工业总产值2880.45亿元,在全区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中排名第二。

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冶金已经形成钢铁、不锈钢、铁合金、锰等产业,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有柳钢集团、盛隆冶金、贵钢集团、北海诚德等多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产业基础较好。2017年1-10月,我区冶金工业总产值2328.8亿元,同比增长3.4%;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5%。

尽管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与先进水平相比,广西冶金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综合来看,我区冶金产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产品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多元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与全国先进省区市和企业尚有较大差距,仍不能对我区及周边区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有效支撑。”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侯刚表示。

当前形势下,作为传统行业的冶金产业也面临着化解过剩产能的巨大压力。

有关专家表示,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内GDP增速放缓,国内各项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影响冶金行业的增长势头。我区仍需加强贯彻落实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改善冶金产品供给结构,与我区自身优势相结合,打造特色产业链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案措施,切实提升我区冶金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2017年底,我区正式出台了《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提出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冶金产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钢铁产品品种质量、稳定性明显提高,供需结构趋于平衡,力争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90%,钢铁本地深加工转化比例超过25%,不锈钢本地制品加工比例超过40%;钢铁主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每年每人1200吨以上。

创新驱动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017年对于有近60年历史的柳钢来说意义不同寻常:这一年,柳钢累计生产粗钢首次突破1200万吨大关。

“这不仅是量的新跨越,更是柳钢推进转型发展过程中质的飞跃。”据柳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柳钢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利润46.8亿元,利税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37%、1003.77%、264.86%,均创下柳钢建厂以来最好水平。

几年前,这家老企业在行业下滑的大形势下举步维艰,但柳钢不馁不躁,埋头创新,技改投入90多亿元,升级改造装备,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由面向建筑钢材市场向加工制造业转变,老树再发新枝。

北部湾畔,北海市铁山港(临海)工业区,北海诚德集团厂房内,生产一派繁忙:国际最先进的可逆式单轧机和国内最先进的不锈钢冷连轧机组高速运转,巨大行车同时作业,把一个个重达10余吨的板卷吊至各处;厂房外,外运大型运输车一辆接着一辆。

这家2013年才投产的冶金企业,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不锈钢生产行业的一匹黑马,在国内不锈钢行业排名中,北海诚德位列第三。

“自主研发创新是不锈钢工业由大变强的关键之一。”北海诚德总经理黄庆周表示,北海诚德成立了研发中心,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2017年,北海诚德通过“填平补齐”技改项目,完善产能匹配,为产量及品质同步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的实践与探索充分表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必须从追求数量向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

自治区工信委副主任侯刚介绍,冶金产业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就是要切实发挥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把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技术创新、强化绿色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培育强优企业、优化资源开发、布局“一带一路”等作为广西冶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有效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围绕这一总体思想,此次冶金产业二次创业明确了八大重要任务,除了落实国家要求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僵尸企业”整体退出、关停出清、重组整合外,我区还将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调整产品结构,结合装配式建筑、汽车、海洋工程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进行新型定制化钢材产品研发;结合特色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钢材下游产业链条,集聚化发展民用、家电、建筑、交通等各领域不锈钢制品,打造锰盐精深加工基地;强调适用实效推进技术创新,建设广西特钢研发中心等,形成1-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家省级创新平台。

“目前,自治区已经成立广西工业二次创业冶金产业办公室,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项目建设、规划布局、产能置换等重大问题。”自治区工信委原材料处处长李郁表示,为保障并推动我区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取得实效,我区将在资金支持、项目用地以及优化用电模式等方面强化政策支持,以项目为抓手促进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加大冶金创新平台培育及人才培养,加快冶金重点园区产业链配套体系建设。

布局沿海 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

2017年11月,柳钢发布公告,拟向沿海临港地区实施减量搬迁,打造广西沿海钢铁精品基地。

作为广西钢铁行业的龙头老大,柳钢的搬迁也折射出广西冶金产业发展布局的变化——沿海地区将是未来我区冶金产业发展的核心。

根据《广西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2017-2025)》,我区将建成防城港钢铁基地,形成“一核、三带、九基地”总体布局,一核即以防城港作为广西冶金产业发展布局的核心;三带为防城港-贵港-来宾-柳州钢铁产业带,防城港-北海-玉林-梧州不锈钢产业带,防城港-崇左-百色锰产业带;九基地为防城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性冶金基地、柳州钢铁基地(含来宾铁合金)、贵港钢铁基地、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园不锈钢基地、玉林龙潭产业园不锈钢制品基地、梧州不锈钢供应基地、百色锰产业基地、崇左锰产业基地、贺州矿山装备铸造基地,沿海临港产能占比超过60%。

自治区发改委工业经济处处长陈彦武表示,布局沿海符合国家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国家钢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明确提出,鼓励引导具备相关条件的企业,适时向沿海地区实施减量搬迁。此外,区域钢材市场发展空间较大。据钢铁咨询机构分析,考虑到广西及周边地区和东盟等国际市场,区域钢材市场需求远大于生产能力,仅广西区内市场大约有40%的钢铁产品是从外省购进。

而布局沿海最关键的考量,还有冶金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物流成本。

我区冶金产业布局一直呈现内陆型特点,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沿海临港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以钢铁产业为例,钢铁产业主要特征之一是消耗铁矿石、焦炭等大宗原材料,目前我国钢铁产业主要原料铁矿石、焦炭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据估算,一吨钢产品大概需要2.5吨的原材料。比如柳钢集团,其吨钢产品物流成本要比沿海地区钢铁企业高350元以上,如果按照年产1000万吨计算,搬迁沿海一年可以节省物流成本35亿元以上。

“在沿海地区重点布局冶金产业,将凸显我区的区位优势,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据陈彦武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内陆钢铁企业闻风而动,提出转移产能到我区沿海布局钢铁项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