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发布
新生代企业家:一代人花开月正圆
2017年11月26日,在第四届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主题论坛暨中欧第六届中国家族传承论坛上,《家族企业》杂志携手北京银行私人银行联合发布了《2017第二届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调研白皮书”)。在调研过程中,普华永道中国作为智慧支持机构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北京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聂俊峰、香港科技大学陈江和亚洲家族企业与创业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金乐琦、普华永道中国合伙人王蕾、新凤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刘志光,以及《家族企业》杂志出品人兼主编王立鹏共同出席并一起启动了调研白皮书的发布仪式。
《2017第二届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暨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是在2016年调研白皮书的基础上,扩大调研范围,对新生代企业家和组织进行持续的跟进观察和研究。针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的现状,从而推断出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现状,为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中将要遇到的问题敲响警钟。
新生代企业家:愿意背负接班压力,心理纠结负重前行
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而超过85%的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是否能够顺利交接班成为关键点。在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压力下,作为家族企业二代群体的新生代企业家,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显然会深刻地影响中国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
与此前人们的印象不同,调研数据表明,大部分家族企业中的新生代接班意愿强烈。调研显示,超过60%的新生代企业家表示自己未来将会接班家族企业;29%的新生代企业家表示不排斥接班家族企业,只是要视情况而定;仅有8%的新生代企业家明确表示完全不愿意接班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杂志从2016年开始,对全国范围内以及部分有影响的海外地区的新生代企业家组织群体进行了一次摸底调研,并发布了《2016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组织调研白皮书》。2017年在对新生代企业家组织持续追踪调研的基础上,新增了对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的调研。此次共有59个新生代企业家组织参与了2017年度调研,涉及人数达33,740人,参与的组织和个人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部分海外国家和地区。
事实上,对于新生代企业家的摸底调查,不仅是为了更加了解这个群体的现状,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说,是为了能够在“助力大交班”的道路上更加有据可依。正因如此,作为一直密切关注着企业家投资管理、财富精神与代际传承的北京银行私人银行携手《家族企业》杂志共同发布了这份调研白皮书。希望通过调研,能更加了解服务人群在代际沟通、家业传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以及新生代企业家财富规划的实际需求,共同探讨企业家在“继承、创新、再生”过程中的疑问与困惑,进而更好的协助家族企业解锁基业长青的密码,共同探索如何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双方向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破解家族财富“专注、持久、共生”的秘密。
2013年,作为率先在中国私人银行业领域探索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全权委托资产管理与私人董事会等家族财富管理创新之路的北京银行私人银行,重点针对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家群体,围绕“您的家业,我们的事业”这一目标构建出一条家族需求生态链,力求涵盖生活与生意、金融与非金融之需,专注于高净值家庭的财富保障和事业发展,提供个人财富与企业财务综合管理,实现从私人到法人无边界服务,满足家业管理和企业发展全方位综合服务需求,帮助高净值家族实现“家业”与“事业”的“双轨并行”。
调研白皮书通过问卷设置、数据收集以及面对面访谈等形式,历时一年,从新生代企业家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工作和生活状态、传承现状、消费观念、财富观念等多个维度,对这一群体进行了数据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画像分析。
聂俊峰认为:“调研白皮书的数据和结论恰恰印证了我们从事私人银行多年来的直观感受。新生代企业家群体并不是家族财富的守成之主,开拓基业、创造新富才是他们矢志追求的。”
新生代企业家标签鲜明:追求社会认同,多数曾负笈海外
在《家族企业》杂志出品人兼主编王立鹏看来,欧美家族企业中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只是老店主和小店主的区别,因为两代人的生活状态、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差异并不大,而在中国,一代与二代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代企业家就像石斧,更多靠个人打造,适应野蛮生长的需要;而二代企业家就像鼠标,凝结了众多的人类劳动和成果,精细而先进,是被精心培养的一代。”
对于生活压力,新生代企业家没有非常强烈的紧迫感,因此,他们有条件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而学科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数据显示,新生代企业家的学科选择以管理学(31%)和经济学(24%)为主,理学和工学也占有相当比重。有意思的是,在所有学科中,历史学是唯一无人问津的学科。
数据显示,单纯的物质类消费在新生代企业家群体中正在逐渐减少比重。从总体分布来看,新生代企业家日常消费最大开支项为聚会,占比28%;旅游旅行排名第二,占比27%,这两项相加超过总数的50%。新生代企业家平均每年旅游次数为2.79次。聚会和旅游都属于行为类的消费,而非物质类消费,显然新生代企业家更加注重群体生活和心灵减压。
创业热情高昂,天使投资多来自家族
调研显示,36%的新生代企业家希望自己被外界称为“创业者”,21%希望被称为“创二代”,只有1%希望自己被外界称作“富二代”。从调研白皮书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新生代企业家对于创业抱有极大的热情,一方面是受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环境和政策鼓励,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生代企业家需要向父辈们证明自己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和决心。
普通人创业最大的难题是启动资金的筹集,而新生代企业家有强大的家族财力支撑,因此,他们在创业初期,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项目本身的策划和运作。62%的新生代企业家表示在创业初期接受了来自家族的天使投资。
另一方面,新生代企业家热爱资本市场,在家族企业上市问题上倾向明显。50%的新生代企业家认为家族企业应该上市,只有9%的新生代企业家认为家族企业上市应该视情况而定。白皮书认为,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家族企业中金融资产最容易传承,而家族企业中,创始人的创业精神和创始人的社会资本这类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既难以量化,又难以传承。另一方面,调研数据也显示,新生代企业家在家族企业管理中的窘境也是一半受访者希望企业上市的原因之一,因为上市的过程也是对企业市场化改造的过程,可以让企业建立更正规的管理体系,聘请高级管理精英人才取代思想相对固化的“老臣”。
聂俊峰指出,创业的积极性高并不等于创投的积极性高,并非所有家族企业都以金融投资、资产管理、股权并购或者以LP作为自己的主业。“新生代企业家一方面需要警惕当下已估值虚高的PE,少看些由PPT引发的A轮、B轮估值;另一方面要把创投资本专注于家族主业的升级迭代、打造护城河和助推器。”聂俊峰说。
新生代企业家组织内部没有共同目标,组织同质化成为共性问题
白皮书也发现,虽然新生代企业家的接班意愿强烈,但伴随而来的是心理压力增大。近六成(58%)新生代企业家认为自己目前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和接班问题。
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是新生代企业家加入组织的最初诉求。综合两年调研结果不难发现,新生代企业家对于社团和组织的参与积极性较高,平均每人参加了2.11个社团或组织。但2017年调研显示,超过三成(32%)的新生代企业家对新生代企业家组织中“没有共同目标,都是为了个人利益”这一现象最为不满。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新生代企业家组织都设立了组织愿景,使用最多的词语是“成长、接班、青年、企业、创业、创新”,而这些组织愿景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因此,“同质化”成为组织的共性问题。新生代企业家组织如何能为成员提供学习发展的平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王立鹏认为,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民营企业家积聚财富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对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来说,在他们的创业奋斗历史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想的都是如何实现对“昨天”的改变、对“今天”的塑造,甚至还有对“明天”的向往。至于对“后天”的安排,这已超出了多数一代创业家的知识结构。
“一代企业家们无法避开交接班且需要解决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意味着,二代企业家必须和一代不同,他们需要从想百倍到想百年,需要学会兼顾传承甚至围绕传承来制定策略、配置资源、优化决策。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想通过调研的方式窥探一二。”王立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