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缅甸就开通一条跨境输油管道达成协议
中国和缅甸终于就开通一条通往中国西南部地区的跨境输油管道达成协议,使北京方面得以实现供油路线多元化,降低对有争议的南中国海的依赖。
这项协议是在缅甸总统廷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结束时由中国副外长刘振民宣布的。在其他项目遭遇挫折之后,中国正催促这个南部邻国与自己达成更多基础设施协议。备受争议、规模达15亿美元的密松大坝项目的工程已被搁置数年。
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称,一艘油轮随即开始在缅甸皎漂港口卸下原油并送入输油管道。
这条线路上的原油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两洋”战略的关键。该战略的目的是实现能源供给线路多元化,不再过多依赖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和穿越有争议的南中国海的脆弱航线。一旦完全投入使用,这条始于若开邦马德岛的管道可满足中国近6%的原油进口。天然气管道已投入使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问题专家杜继锋表示:“中国想利用计划在海外兜售更多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但缅甸认为其国内已有很多这类项目,希望中国在农业和轻工制造方面投更多的资。”
6年前,缅甸取消了密松大坝项目。中国出资方最近已从要求赔偿金转为争取缅方提供其他项目的优先准入作为赔偿。杜继锋说:“重启密松水坝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所以缅甸正向中国提出其他替代性项目。”他接着说,合同赔偿金“对小国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这一管道项目多次被延迟,并遭到中缅两国民众的反对。该项目通往云南省昆明市一家炼油厂。当地居民曾上街示威,反对扩建该厂。
在缅甸,这条管道受到“抢地”指控的困扰。其他中国项目——包括密松水坝和由中国军方控制的公司万宝经营的矿场——也引起了缅甸人的担忧,他们担心中国对受到孤立的军政府的影响力会使一些破坏环境、但对东道国没什么好处的项目得以实施。
上述管道和炼油厂的经营方都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现已落马的能源和政法沙皇周永康领导下,这家国有石油公司曾是执行中国旨在获取海外资源的“走出去”战略的旗手。
不过,它还受到中石油一项战略的驱动,即在中国西南设立一处炼油基地,避免受到国有石油公司中石化拥有的沿海炼油厂的钳制。中国西南是周永康的政治据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