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饱受谣言攻击 加强打击迫在眉睫
“粉丝能燃烧”、“橡胶面条”、“塑料紫菜”……每隔一段时间,关于食品行业的谣言就会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各种论坛里大肆传播。这些谣言经过精心的编撰、剪辑,在欺骗消费者的同时,也极大损害了我国食品产业。今年2月初,一则“牛奶出大事”的不实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据了解,这则谣言在去年10月就被制作,而最早炮制这条谣言的犯罪嫌疑人目前已被依法批捕。时间不过一年,这则谣言再次泛滥在微信朋友圈、论坛等社交媒体。4月21日,处于谣言漩涡中的蒙牛乳业针对造谣者和借机炒作者发出公开信,称“已启动最高级危机预警处置机制,同时在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推进危机的妥善解决。”“食品谣言泛滥成灾,很大程度上源于造谣传谣者利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蓄意编造、偷换概念,甚至刻意抹黑,诱导消费者对其产生不信任感,而一些消费者又常常缺乏科学判断。”在食药监总局召开的“多方联动有效治理食品谣言”通气会上,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苏婧表示,“眼球博弈”是谣言传播中最多的动机。为追求“10万+”而制造噱头、牟取利益,一些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扮演了“感染者”的角色,帮助谣言像“流行性病毒”一样扩散传播。除此之外,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个别境外势力意欲“唱黑”我国食品行业,也是网络谣言出现的重要原因。“食品安全谣言具有有意编造、别有用心、偷换概念、混淆视听、旧闻翻炒、刻意抹黑等特征,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扰乱了百姓的消费判断,损害了行业发展,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介绍,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占45%。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5日,有关机构监测到的数据显示,传播范围较广的涉及食品药品谣言达40余则,其中33则都属于食品类。对此,颜江瑛表示,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目前,食药监总局与国家网信办、农业部、质检总局联合新华网成立了“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多次举办辟谣活动,及时发布辟谣及科普信息。截至目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共发布65条权威辟谣信息,邀请200余家(次)媒体参与食品辟谣活动,发布及转发相关食品科普信息累计1000条,在引导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知误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专家呼吁,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的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制谣、传谣者的处罚与追责力度,尤其是要更加明确谣言判定细则和危害量化标准,进一步强化《刑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涉食品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还我国食品行业和广大消费者一个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