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被查险企万能险占行业3成江山 游戏到此为止
从许家印、姚振华到张峻,莫不是通过极高占比的万能险迅速扩大保费规模和公司体量,进而在二级市场大举扫荡相关股权标的,但随着管理层面前所未有的处罚和整顿,这一态势得到根本扼制彼时之蜜糖,此时之砒霜。曾一度被视作弯道超车利器的万能险,如今却成为一颗“定时炸弹”。这可不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惯用的“麦格芬”。事实上,当借助万能险不断扩大负债端并以此在二级市场连续拿下钟意的上市公司股权标的时,无论默念“你若不来便是晴天”的公司高管,还是从静观其变到担心尾大不掉、正发生重大心态变化的监管层面,都已明白一个道理:该是有请拆弹部队的时候了。近两年来万能险的火爆,已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2015年,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为万能险)同比暴增95.23%,在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超过三成;2016年1-11月,该项新增交费同比增幅超过67%,在寿险公司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凭借万能险保费的激增,一些新崛起的保险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张。但与此同时,万能险保费收入的大幅增加亦明显加大了险企的投资压力,迫于7%至8%的资金成本压力,部分险企开始成为上市公司门口的“常客”,频频举牌。随着“野蛮人”行动越来越密集,作为险资举牌资金的主要来源,万能险的相关讨论此起彼伏。2016年尾,随着万科、南玻A、格力遭举牌后连锁效应发酵,以董明珠、王石为首的上市公司高管不断通过舆论及其他通路表达某种担忧,而这最终也引发中国最高当局关注并给出结论性意见。作为一种回应,针对万能险的监管大幅收紧,多家险企同步受到监管层的严控。就在距2017新年仅剩4天之际,保监会再度对万能险的整治祭出重拳,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华夏人寿、东吴人寿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等前所未有的监管措施,同时将对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分别派驻检查组逐一进行现场核查,并将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这9家被点了“蜡烛”的万能险大户包括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华夏人寿、东吴人寿、富德生命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珠江人寿和天安人寿。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在经过大数据比对后发现,2016年1-11月,涉及的上述9家险企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总额在76家寿险公司中的比重超过36%;其中有7家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公司规模保费的比例超过五成,其中恒大人寿、君康人寿的占比在八成以上。凿凿证据就在面前,无论是声名在外的许家印、姚振华,还是前路莫测的张峻,势必都将为此前大干快上的“疯狂”支付一定程度的“对价”。毕竟,防范风险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如今的天条,任何大佬都没有尝试底线的本钱。11个月万能险规模激增67%在经历了2015年的急剧扩张后,2016年万能险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对一家人身险公司而言,原保险保费收入只是保费收入中的一部分,其保费收入的统计还包括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其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目前已以万能险为主,只消对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进行分析,很大程度上便能窥得万能险的规模和发展实情。标点财经研究员根据保监会发布的数据计算,2016年1-11月76家寿险公司总规模保费达3.2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8%。其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共计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7.48%,大幅高于总规模保费的增速,在寿险公司总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则为34.35%。具体来看,共有19家寿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超过百亿元。安邦人寿以2108.44亿元居首,国寿股份、华夏人寿也均在千亿元以上,分别居第二、第三位。在百亿元级别以上的还包括平安寿险、国华、和谐健康、阳光人寿、人保寿险等。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100%的公司共有16家,包括安邦人寿、国寿股份、民生人寿、渤海人寿、和谐健康(隶属安邦)等。此外,人保寿险、泰康养老、太平人寿、太保寿险、安邦养老等11家公司的增幅亦超过五成。有19家寿险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的比例超过50%,其中有5家险企极度依赖万能险,其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的比例均为90%以上。占比最高的是安邦养老,其136.66亿元的规模保费几乎全部来自万能险。其次是中融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亦高达99.99%。占比超过九成的险企还包括昆仑健康、恒大人寿、中华人寿。此外,复星保德信、君康人寿以及瑞泰人寿对万能险的依赖也相当高,规模保费中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占比均达到80%以上。万能险监管空前严格伴随着万能险的规模扩张,险资企业举牌上市公司愈发频繁,权益投资有激进的趋势,进而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期限错配风险、偿付能力风险等风险。这显然已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惕。其实自2016年以来,监管层对险资尤其是万能险的监管本已越来越严格。为规范万能险业务发展,保监会一度密集出台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完善人身保险产品精算制度、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等多项规定,对万能险从规模、账户管理、保障水平、结算利率等进行了完善和规范。具体来看,2016年1月,保监会召集多家保险公司开会,商讨规范高现价产品事宜。2016年3月,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切实防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对不同存续期限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提出不同要求,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应立即停售,存续期限在1年以上且不满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规模在3年内按照总体限额的90%、70%、50%逐年缩减,3年后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强化对资产负债错配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同年5-8月,保监会对万能险业务量较大,特别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9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了监管函。9月,保监会发布两项人身险新规,即《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前者规范了人身保险产品开发和设计,进一步完善了人身保险产品监管框架;后者再次提高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下调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并对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到了12月,保监会的监管行动更为频繁。5日,暂停前海人寿开展万能险新业务。28日,对万能险业务整改不到位的华夏人寿、东吴人寿等2家公司采取暂停互联网保险业务、三个月内禁止申报产品的监管措施,而在此前,已先后叫停了恒大人寿等6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同时,保监会对全部9家已报送万能险整改报告的公司,派驻检查组进行现场核查,根据核查情况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即便到了2016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工作仍没有放松。12月30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将建立人身险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要求人身保险公司经营不同类型的保险业务,应当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符合中国保监会关于产品精算、账户管理、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时要求2017年1月1日以后开业的人身保险公司自开业之日起一年内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业务,开业满一年后根据公司经营管理能力逐步开展其他类型的保险业务。至此,监管对寿险公司万能险的管控,已是“天罗地网”。保监会检查组进驻9险企检查组进驻的9家险企无疑最先成为保监会的重点监控对象。从2016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这些公司的万能险保费规模普遍较大,且在公司规模保费中的占比较高。标点财经研究员从保监会发布的数据看到,2016年1-11月,9家险企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共计4077.79亿元,在76家寿险公司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6.32%。除珠江人寿和东吴人寿外,其余7家公司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均达百亿元以上。其中华夏人寿更是千亿元级别,达到1323.72亿元,前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恒大人寿、天安人寿也均在300亿元以上。从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公司规模保费中的占比来看,9家公司均超过35%。除富德生命人寿和珠江人寿外,其余7家公司的占比均在50%以上。其中恒大人寿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占规模保费的比例为92.59%,君康人寿为87.91%,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分别为79.95%、75.52%,东吴人寿为61.18%,上海人寿、天安人寿分别为51.76%、51.45%。与2015年同期对比可以看到,严厉的监管已初显成效。一方面,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增速已有所放缓。从9家险企来看,剔除缺乏可比数据的恒大人寿外,其余8家公司整体同比增幅只有7.46%,华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珠江人寿2016年前11个月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甚至较2015年同期出现下降,其中珠江人寿转型最为迅速,降幅达到58.61%。另一方面,整体来看,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也有所降低。同样剔除恒大人寿,其余8家险企的占比由2015年1-11月的74.24%,降至2016年1-11月的61.66%。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