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信贷增速放缓 银行将积极培育消费金融等新兴信贷增长点
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落地至今,一些一二线城市楼市发生重大变化,热门城市房贷也有“退热”迹象。对银行贷款业务而言,由于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暴露较多,目前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仍持谨慎态度,消费贷款和政府项目则成商业银行竞相角逐的热点。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2017年信贷增速将整体放缓,银行对公贷款较2016年有所好转,银行将积极培育消费金融等新兴信贷增长点。
热门城市房贷“退热”
自2016年国庆前夕全国热点城市密集出台楼市调控新政以来,短短三个多月,一些一二线城市楼市出现重大变化。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首周,该机构监测的32个主要城市整体成交量环比下降17%,一二三线代表城市成交同环比全线回落。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降1%,同比下滑10.6%;二线城市环比回落22.2%,同比降4.2%;三线城市环比下降13.2%,同比降17.2%。
分析人士指出,从2016年政策调控来看,“新政”后房价涨势得到控制。去年12月以来,楼市整体进入缓和向下调整阶段,包括北京、深圳等热门城市楼市成交出现量价齐跌情况。
中国指数研究院预测,受政策、货币环境影响,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出现回调,预计全年降幅将为12.8%至14.8%,其中一线及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将下降,且二线城市降幅较显著,三四线城市波动平缓。价格方面,需求回调导致价格有所下跌,预计全年跌幅在1.9%到3.9%之间。
某股份行信贷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受楼市政策影响较大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今年银行个贷业务整体指标出现明显转变。“去年主要指标考察房贷增量,今年起将不考察增量,同业市场、消费贷款的考察比重逐步增加。”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将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地逐渐回落。“预计今年1月增量不会低,主要原因是去年11月、12月存量缺乏额度无法投放,这些额度会在1月放出来。二、三月份房贷回落速度会加快,尤其是一些热门城市。”他指出,“由于银监会强调要保证首套房需求,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将会保持平稳增长,今年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
过去一年,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加大房贷利率折扣抢食“蛋糕”。近日,广东某股份制银行行长向记者透露,其所在分行的房贷业务正在收缩。“一方面,去年房贷规模增长太猛,同业都在反映现在按揭额度紧张;另一方面,房贷利率较低且竞争激烈,且需要投入更多人力,已经不太划算。”
上海和深圳多家商业银行给出的首套房利率基本都在9折以上。有报道称,2017年1月1日起,北京市各银行对新受理的首套房房贷利率最低折扣也由8.5折上调为9折。
分析人士指出,过去两三个月银行资金价格快速上行,在此种情况下,银行若继续执行8.5折或更低折扣,将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甚至逼近成本价。“这也说明商业银行正积极落实房地产收紧政策,房贷利率提升背后是房贷收紧的信号,热门城市房贷收紧或成为主流。”
苦恼信贷资金投向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房贷为主的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为45.31%,2016年7月该比例一度跃至102%。房贷收紧后,银行大量信贷投放流向何处是摆在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
“目前,我们基本不考虑小微企业融资,很多同行对待这块也非常谨慎。”深圳某商业银行信贷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忧虑主要源于小微贷款的不良隐患。小微贷款以个人家庭信用做支撑,利率高,相应风险也很高。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未来经济持续下行,加上同业竞争加剧,小微企业销售额逐年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保障贷款能顺利回收,不会轻易放贷给小微企业。
“从去年三季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很苦恼,手上的钱不知道往哪里投。”上述广东一家股份行行长向记者诉苦,“银行的不良贷款还是较高,现在最吃香的项目应该是政府大型基建项目。”
该行长向记者透露,政府项目竞争激烈,各个银行间的比拼包括贷款额度、审批效率、贷款利率及银行背景。“前段时间跟的一个项目,跟我们竞争的是一家国有银行,他们的审批速度比我们还快,一般情况下,股份制银行审批效率会比国有银行高,这也说明政府项目竞争之激烈。”该行长补充道,“目前一些优质的政府项目,当地的商业银行基本都会参与竞争,在其他条件等同情况下,国有四大行比较占优势。”
华南地区一家大型券商银行分析师表示,目前政府项目中现金流较好的项目备受追捧,包括基建项目和PPP。主要原因一是有政府信用作背书,且有财政资金作为还款保障,资产安全性较高;二是PPP项目多是大型项目,参与机构实力较强,项目收益相对较高。“一些资质较好的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融资项目也是银行追逐的优质项目。”该分析师表示。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在房贷收缩背景下,不少银行早已布局发力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上述银行分析师表示,主要原因是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同企业杠杆相比仍较低,个人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稳定器”作用愈发凸显。例如,工商银行于去年推出针对个人经营贷款的“容易贷”,不仅利率低,而且审批手续便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办理。
对公业务和零售贷款发展可期
谈及对2017年信贷预期,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信贷空缺可能由对公业务填充。除政府、国企等优质项目外,银行对企业贷款的意愿有所上升,企业需求也在回暖。
董希淼指出,对公信贷业务一直是银行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2016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对公业务不良贷款数量激增。2017年,随着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落实,企业融资需求会有所回暖,对公贷款将稳步增长。
对公贷款另一构成部分小微企业贷款也有回暖趋势。虽然商业银行对其风险暴露仍心有余悸,但1月12日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无疑让各大银行吃下了“定心丸”。
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是指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出现风险后,经过有关工作流程,有充分证据表明授信部门及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的,应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包括内部考核扣减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责任。
此前,银监会也为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定下“三个不低于”目标,即在有效提高贷款增量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在多项监管政策支持下,加上小微贷款利率较高,只要商业模式合适,收益能覆盖风险,小微业务也将成为银行信贷发力的方向。”有业内人士表示。
董希淼指出,消费金融将成为新兴信贷增长点。展望2017年,我国银行业高速粗放的扩张模式或难以为继。从转型方向看,商业银行应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从“做大”向“做强”转变、从“融资”向“融智”转变。从业务层面看,零售银行业务比重会有所上升,零售贷款尤其是个人消费贷款增长速度会更快。
业内人士表示,虽国内大多数银行都提出“向零售银行转型”的目标,但对公业务是建立公司客户关系和开展其他公司业务的基础,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的打通是银行转型的重要路径。“银行的私人客户中,不少高净值人群是私营企业主或企业高管,通过对公业务服务好企业的同时,银行也可顺理成章获得优质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