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汪建平纵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2-27 14:47:00

 

来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电装机容量、电网规模等多项重要指标已稳居世界首位,电力工业对国计民生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电力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与此同时,电力发展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与矛盾也亟待破解,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三五”电力工业如何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顺应社会关切,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非常及时,十分重要。

《规划》出台的重要意义

《规划》描绘出了我国“十三五”电力工业发展蓝图,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对于推动电力工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规划》是电力行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

“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环境、生态、资源约束进一步趋紧,能源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电力工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显。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既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核心要务,也是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

《规划》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清洁低碳、绿色发展,优化布局、安全发展,智能高效、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发展,保障民生、共享发展”的原则,对“十三五”时期电力工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和科学治理作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安排,是电力行业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规划》是指导电力工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应该看到,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电力供应总体宽松,局部地区过剩严重;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突出;

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设备利用效率不高;

电力资源配置范围不断扩大,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加大;

城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有待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

电力市场化改革亟待深入推进等等。

从“十三五”电力发展面临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步伐加快,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以及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居民生活用电将取代传统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成为用电增长新的增长极。

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将明显回落,能源结构调整进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油气资源替代煤炭”的双重更替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越来越多地满足新增用电需求。

世界能源格局发生深刻调整,能源结构低碳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逐步显现,能源消费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国际能源治理多极化局面逐步形成。

此外,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我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提高至15%、20%的战略目标,对我国电力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划》准确研判了电力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认真剖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及深层次原因,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系统提出了未来五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是指导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三)《规划》是实施电力行业管理的主要抓手

“十二五”以来,政府实施电力行业管理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加强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上来。

“十三五”时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进一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依据《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开展行业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有利于管理主体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地履行职责,有利于提高行业管理的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是新形势下推进电力工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规划》的主要精神及重点内容

《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以“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主线,提出“三个加强”: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六个着力”:着力调整电力结构、着力优化电源布局、着力升级配电网、着力增强调节能力、着力提高电力系统效率、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

为此,《规划》提出了电源发展、调节能力、电网发展、电力消费、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体制改革等7个领域、22项目标、18项重点任务。

(一)“十三五”电力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了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等共22项量化目标,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新建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煤/千瓦时、现役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10克标煤/千瓦时等3项目标为约束性指标,其余19项目标为预期性指标。

同时,为促进非化石能源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规划》特别提出了综合调节能力目标,主要包括抽水蓄能、气电等调峰电源的新增规模,以及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

(二)加快电源结构调整,优化开发布局,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电源占比达到39%,较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煤电占比下降至55%左右,满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

一是积极发展水电,统筹开发与外送。

随着水电开发向上游和国际河流发展,水电站本体开发及外送输电通道建设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降低了水电电价竞争力;同时淹没损失、移民安置、生态环保、国际河流等问题仍然十分复杂。

“十三五”期间,以坚持生态优先和移民妥善安置为前提,遵循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积极有序推进西南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坚持开发与市场消纳相结合,统筹水电开发与外送,完善市场化消纳机制。

“十三五”常规水电建成投产约4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4亿千瓦。建成投产金沙江中游送电广西、滇西北至广东、四川水电外送、乌东德电站送电两广等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白鹤滩电站外送工程,基本解决四川、云南水电消纳问题。

上一页123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