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中国农村金融分析报告》发布

2016-11-30 14:04:00

 

来源:

随着中国经济加速转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正面临更多挑战和问题。要应对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挑战,必须深入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日益迫切的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定向政策鼓励下,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已有很大改善,下一步将围绕农业现代化和转变农业发展发现的需求,来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体系,适应农村经济新的市场变化。

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20.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自2007年起,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七年间年均增速为21.7%。

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也趋于完善,初步形成了银行、非银金融和其他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格局,覆盖度、便利性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

除了持续强调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主力军的作用,还进一步降低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令新型、微型农村金融机构得以快速发展。

据《中国农村金融分析报告》资料,在2009年10月启动时,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为2945个,到2014年底,这一数据已下降至1570个,大幅提升了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面。

互联网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后,农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亦持续不断,出现了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创新产品。

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让涉农企业的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通过A股上市、挂牌新三板等来募集资金的比例逐年攀升。与此同时,众筹融资等互金业态也在农村地区相继涌现,进行了有益探索。

不过,农村金融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需求。这是因为现代农业在经营、服务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强调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更高要求。

其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多层次、多样性不足。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阶段性发展差异,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才能保障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的来说,在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巨大调整前,农村金融要充分发挥作用,破解三农融资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