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周四股市行情展望:重点关注五大板块优质股
2017年电力等公用亊业投资策略:坚定改革之路,更多惊喜值得期待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国泰君安(香港)研究所 日期:2016-11-16
1、火电:盈利加速下滑煤电联动可以期待。
动力煤价自2015.11触底后持续回升,2016Q3更是快速上涨、屡创新高,如果市场煤价以当前水平在四季度运行,那么火电行业四季度很可能陷入亏损。
参照2016年1-10月动力煤均价,火电上网电价有1.6分左右提升空间;以年度为周期,上网电价将有3分左右的提升空间。政策能否实际执行尚存不确定性。
2、水电:2016全年业绩增长显著2017将为来水小年。
尽管丰水期已然过去,但水电全年发电量较2015年依然增长显著。按照历史上来水大小年交替规律,2017年大概率为来水小年,水电利用小时同比增速将出现一定下滑。
3、风电:“资产荒”下风电场稀缺性凸显平价上网有望加速实现。
优质资产成为资产荒下各路资本竞相追逐的标的。地理位置优越、电力输出稳定的风电场具有较高的IRR。煤电上网电价上调预期不风电成本下降将加速风电实现平价上网。
4、电改:政策频出进度超市场预期。
过往两年,电改政策和相关批文频出,各项改革试点在全国范围即将全覆盖,未来一年可以看到量变的积累和效益的显现。
5、投资建议。
推荐标的:涪陵电力、长江电力。
受益标的:漳泽电力、国投电力、申能股份、京能电力、甘肃电投、福能股份。
航空行业十月航空数据点评:国内客座率再升,国际供需持续改善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韩轶超 日期:2016-11-16
事件描述
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公布2016年10月运营数据:总周转量同比增速分别为8.4%、10.1%和10.9%,其中客运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8.0%、9.3%和12.9%;投入运力方面,国航、南航、东航10月可用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4.7%、6.9%和8.9%;总载运率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同比变化+2.40pct、+2.16pct和+1.33pct至71.2%、71.4%和71.6%。
事件评论
国内客运:客座率同环比均大幅提升,东航表现较好。2016年10月,三大航国内客运周转量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国内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8.8%、8.6%和10.4%;投放运力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国内可用座公里分别同比增长6.9%、6.7%和8.5%;客座率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同比变化+1.4pct、+1.4pct和+1.5pct至85.4%、83.1%和84.4%。10月,受“十一”国庆长假刺激,国内出行需求旺盛。客运周转量上,东航增速最高,国航和南航的增速相近。从供需关系来看,三大航国内客座率较9月进一步提升,环比提升1.1个百分点左右。10月,东航国内线表现相对较好,在运力增速同比增长8.5%的情况下,客座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运力投放和客座率的同比表现都在三大航中最好。绝对水平上来看,国航客座率居三大航之首。
国际客运:供给增速继续回落,客座率同比改善。2016年10月,三大航国际客运周转量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国际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8.9%、14.1%和20.1%;投放运力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国际可用座公里分别同比增长7.0%、13.4%和20.0%;客座率方面,国航、南航、东航分别同比变化+1.3pct、+0.5pct和+0.1pct至75.6%、78.4%和76.4%。10月,三大航国际客运周转量增速同比趋缓,主要因运力增速放缓所致。相对的,东航的运力增速最高,国航运力增速最低。从动态变化上来看,三大航同比增速较9月均再次回落,国际线供给降速的趋势延续。从客座率上看,旺季后三大航国际线相比9月有所下降,但同比均呈现上升态势。其中,国航客座率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推荐中国国航。考虑到机票改革进一步深化、近期国内线表现较好,建议关注具有商旅客资源优势、定增稳步推进的行业龙头中国国航,长期看好春秋航空。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成关注重点,土壤修复未来可期,市场风格转换,关注公用事业板块低估值投资机会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谭倩 日期:2016-11-16
本周观点:
公用事业:1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发布会,自2002年第三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首度公布电力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内容涵盖水电、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各类电源和输配电网。
供电能力方面,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4.8%,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城乡电气化水平明显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在电源结构方面。按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约39%,提高4个百分点,发电量占比提高到31%;气电装机增加5000万千瓦,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比超过5%;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电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规划的主要亮点在于:1)十三五新增特高压等输电技术新增达1.3亿千瓦,2020年达到2.7亿千瓦左右总规模,完善“西电东送”通道,优化电网结构;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并淘汰火电落后产能2000万千瓦;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尤其售电侧,2018年底前启动现货交易试点,2020年全面启动现货交易市场,研究风险对冲机制。我们认为对于电力板块,特别是火电、热电企业,受到动力煤价连续上涨、机组上网目录电价逐步取消,短期业绩仍然承压,明年可能继续下降,2018年才见底回升。但四季度又到了采暖、产电高峰,预计全社会用电同比增速重回正增长区间。自4月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除9月下降外,都实现了增长,除季节因素,经济同比好转也是重要原因。预计四季度火电、热电企业业绩同比有相当幅度改善。我们认为现阶段火电、热电板块,主要有三方面值得投资。一是低估值,二是从售电维度展开,三是有国企改革、资产整合注入预期或转型标的。之前周报我们一直力推,低估值、业绩稳定个股。近期大盘风格转换、周期股走势较好,也印证了我们的逻辑。预计年末市场仍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仍然看好低估值、有业绩、参与售电个股,推荐东方能源、建投能源、粤电力A、赣能股份、广州发展。
水务方面的投资逻辑仍然在水务企业水污染处理能力的成长,供水业务逐步成熟、自来水涨价带来稳定现金流,水污染处理PPP成为行业长期投资主题。推荐兴蓉环境、中山公用、重庆水务。
燃气方面:近期天然气板块整体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1)短期来看冬季北方采暖产电用气高峰到来,四季度中游管输公司和地方燃气分销公司的营收、净利可以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2)中期来看,由于环保压力加大,工业“煤改气”与民用“煤改气”进程全面提速,2017年为多数地方政府规划的10-30蒸吨及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的最后期限。预期此部分明年会为地方燃气公司带来大量接驳收入与后续的燃气分销收入。3)长期来看油气改革深化,产业链投资机会到来。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上游实现油气源多元化竞争,推动矿权和进口权开放、增加油气供给;中游加大中游管网、储气库、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实第三方准入,并形成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下游油气分销引入充分竞争。(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像中天能源、新奥能源、哈纳斯等企业海外收购气源,中游建设LNG接收站,依托下游成熟的分销体系,实现自有气源的进口,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国新能源开发自有煤层气源,提高每方售气毛利)。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油气定价市场化,降低油气终端售价,刺激下游提升需求。近期国家公布一些政策,如发给委近期公布的政策通知,放开了化肥用气价格市场化。2015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980亿立方米,十三五能源规划拟在2020年,消费量提升至4000亿立方米,年均复合14%左右的增幅,增长潜力巨大。持续推荐中天能源、国新能源、持续关注百川能源。
环保:环境监测是环保下游产业的基础,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体制整体上按照行政区域进行监测,环境监测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部分地方政府出于绿色政绩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存在监督权力腐化、替污染企业“打保护伞”的行为,甚至亲自参与数据造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针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频发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环保部近日发布的《“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中,要求加快环境空气、地表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直接管理国家监测网,负责国家网监测数据的传输、审核,地方为国家网运维条件提供保障,共享国家网监测数据,不再参与数据的生产和审核;并提出要通过委托社会机构监测、联合监测、分环节委托不同机构采样测试等手段,提升环境监测质量;还将通过积极引入质量管理第三方监督机制作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手段之一。我们认为,未来国家对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将逐渐提升,引入第三方机构保障监测数据质量将成为趋势;同时环保机构体制改革将带来政府所辖环境监测站外包服务的市场需求,“事转企”改革的推进则可逐步释放行业内的并购机会,为民营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供应商提供发展机遇。推荐民营第三方检测行业龙头华测检测,环境监测仪器龙头企业聚光科技。
近日,《中国土壤修复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6-2020)》新闻发布会召开。报告指出未来土壤修复将以原位修复技术为主,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及在此基础上的改装为发展趋势,辅以国产装备研发。报告还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849亿元,规模最大的是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自筹资金、财政与自筹资金组合,整体看尚缺乏高效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我们认为,土地污染问题在我国刚刚得到初步重视,土壤修复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但目前有待解决高效技术与商业模式等问题,尚需及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总体来看,土壤修复未来发展可期。推荐具备土壤修复经验且已有项目成功落地的博世科,收购具备土壤修复经验的博世华而转型环保领域的世纪星源,土壤、环卫、危废具有强烈外延预期的盛运环保,积极发展垃圾发电、促进土壤环境保护的中国天楹和华西能源。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