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 房企“跨界”办医动作频频

2016-11-15 14:29:00

 

来源:

据悉,宝能计划在未来5至10年内,投资500亿元,在全国一线及省会城市兴建10家以上三甲综合医院。

今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投资150亿元,在上海、成都及青岛建三座综合性医院;珠江投资通过合作创办的惠仁医院、惠仁门诊部和社康医院等甲级医院,建立“珠江国际生命健康城”;上海万科拟建复旦万科国际儿童医院等。

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在10月25日正式出台后,各界办医“热情高涨”,其中房地产企业也是如此。近日记者从多个途径了解到,多家房企就在医疗领域上进行布局。业界认为,在房地产行业增长放缓的趋势下,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但对缺乏“医疗基因”的房企而言,如何将医疗板块做大是业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现象:房企“扎堆”办医院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来对社会办医政策利好频频,而《纲要》出台更是明确提出“需优化多元办医格局”,政策除“优先社会办医且推进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外,还希望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壁垒。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房企进入医疗界的动作频频。

11月3日,富力地产宣布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疗中心(UCLA Health)合作的首家高端医院将落户广州。按照规划,医院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拥有501张床位,其中400张高端床位,101张康复床位,并引入UCLA Health使用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与此同时,“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发布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透露,前海人寿的子公司中新增了包括医院在内的两家医疗健康企业(100%持股),其中中山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汪建平已出任前海人寿医疗健康板块顾问,负责筹建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

业界指出,投资医疗企业的房企更倾向于医疗地产和投资运营医院,除富力与宝能外,其他一些房企对此早有布局。如万达集团、珠江投资、上海万科等。

优势:房企办医“不差钱”

据了解,目前优质医疗过于集中且普遍不足是市场中存在的现象。以广州为例,三甲医院资源普遍集中在越秀、海珠、荔湾及白云区中。但随着社会办医政策持续性“利好”频出,这种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局面有望“打破”。对于相对“不差钱”的房企而言,跨界办医具有资金方面的优势。

近期海通证券发布的《房地产服务产业链系列报告-医疗地产》显示,相对于其他行业,开发商跨界进入医院等产业具备一定优势,其中主要表现在资金方面。研报指出,医疗或医院等项目前期投入大,需要较强的资金运作和实力,房地产资金相对雄厚。

对此,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也表示认同。他认为,目前房企对医疗行业表现出较高积极性,最重要的原因是房企资金相当充裕,但有可能面对房地产行业整体规模发展放缓等问题,因此不少房企都在找寻多元化的出路。医院及整个医疗行业的利润也非常高,属于朝阳行业,并不属于回报期很长的项目。

“更重要的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对楼盘周边的医院、养老设置等整体需求十分旺盛,就目前的趋势而言,大型社区本身也有医疗配套的需要,这就很像小区配套学校一样,而这些服务单靠政府未必能够完全解决,房企常会涉足其中。”邓浩志说。

声音:房企缺少“医疗基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今后5到10年内,社会办医会呈现一幕欣欣向荣的态势,但从现状而言,投资办医实际上是一个投入周期较长的项目,对于追求资金快速滚动的房企而言,若只从办医院盈利角度而言是“不现实”的。

从资源方面而言,虽然房企会与部分国内外专业机构合作,但医药界也认为房企缺少办医院的“必要基因”。医药行业投资企业高特佳投资集团业务合伙人李挺表示,真正靠医疗赚钱的社会资本医院并不多,而且无论在管理模式还是盈利方式,开发商与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在盈利模型分析和资源配套未作出规划的话,“简单去做医院来赚钱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像现在盈利的社会资本医院本身是与医疗资源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联动,但房地产商不得不面对的是,缺少医生和患者资源是办医院的最大软肋,如果对接不了这方面资源,医院的投资收益率有限。”

但实际上,跨界房企也意识到“医疗基因”缺乏问题,上述提到的富力、宝能、珠江投资及上海万科等,在办医时都与专业医疗管理团队合作,对医院经营进行共管。

另外,跨界办医也可能为房企带来其他优惠,克而瑞首席分析师肖文晓表示,从拿地角度来看,搭配医院等配套拿地方式比纯住宅或纯商业用地成本要低得多,而且房企可以把医院作为项目配套之一,并将自身资源(如楼盘业主等)嫁接过去,形成利益联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