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资本围猎券商股权 民营资本虎视眈眈
近期一家合资券商转让51%股权的消息在业内流传,相对大股东的位置引来了不少机构洽谈。“现在应该是收购券商的不错时机。”一民企老板去年就想收券商股权,该人士认为,随着深港通临近、外部环境的开放,券商的金融股权价值正进一步增强。券商正成为继保险、基金公司之后的又一类热门金融标的。
行业整合走向纵深
海通国际11日宣布,拟向海通银行收购旗下的子公司海通印度,该公司主要经营现金股票及投资银行业务。鉴于印度是亚洲重要新兴市场,本次收购是海通国际建成亚太区顶尖精品投行的战略性举措。券商行业内的各类收购兼并正走向纵深。此前,中金公司宣布并购中投证券,引发业内对强强联合的关注。
海通国际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林涌表示:“印度是亚洲重要的新兴市场,占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约12%的比重,是海通国际尚未覆盖的最大亚洲市场。收购海通印度可为海通国际各项业务带来协同效应,有助于丰富股票研究产品的种类及增加股票交易,以及在跨境并购及股本业务方面获得新的业务机会,为海通国际现有的全球20多万零售、企业及机构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同时有望吸引更多渴望全球资产配置的客户。”
近两年内,券商行业并购有加速迹象。除了中金正在并购中投外、已经完成的有申万并购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并购民族证券等,并且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等政策推进,多家券商将收购香港同类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券商股权多涉及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并且金融企业按照市盈率不太有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券商股的售价比较正常,因为随着去年融资负债的清理,降杠杆举措的出台,资产负债率走低。如果经济筑底转型成功,最先受益的也是金融类资产。
民营资本虎视眈眈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券商多个业务牌照有网点优势,令其股权不仅受到银行、保险资金的青睐,更多的民营资本也虎视眈眈,有些已经先行一步。
随着券商上市潮涌动,一些隐藏在券商背后的影子股和险资也暗潮汹涌。在华鑫股份发布的重组案中,其股东名录中刘益谦旗下的国华人寿赫然在列,以持股10%位列第二大股东。国华人寿在短短半月内,总耗资7.4亿元两次举牌华鑫股份。哈投股份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98.3亿元购买江海证券99.945%的股权,同时拟自有资金531.83万元购买伊春市天河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江海证券0.054%的股权。
11月初,一条有关华尔街投行可以在国内设立独资公司的消息在业内流传,但该消息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不过,外资期望通过成立独资公司开展业务的野心一直没有变。过去,十家合资公司的联姻并不太顺利,自从长江巴黎百富勤“离婚”后,陆续有海际大和、财富里昂、华英证券、一创摩根等合资公司股权被外资股东出售。
荷宝投资管理集团在10月份宣布获得中国发出的外商独资企业(WFOE)牌照,成立其独资的中国子公司,并在上海成立中国研究团队及拓展销售、营销及客户服务,成为首批获准成立WFOE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而持有最大QFII额度的富达集团也积极布局国内市场,但明确表示不会以合资方式开展业务。
外资股东选择性退出,让一些国内的机构看到了机会。券商股东的多样性非常明显,已经有交通银行等通过交银国际持有华英证券股权;中天城投全资子公司贵阳金控以30.11亿元竞得海际证券66.67%的股权。
一些实业资本对券商金融股权青睐有加。例如,上海华信国际集团全资控股财富里昂证券并更名,该公司年底还将注资,预计达到百亿的资本金实力。本月内正式开业的华菁证券更是多方资本合力的结果:华兴资本香港通过全资子公司万诚证券参股,万诚占华菁证券总比例的49%;光线控股出资比例达46.1%,无锡群兴以出资占比达4.9%。据悉,华兴资本布局券商是业务需要,已经酝酿两年。相关人士表示,华兴资本在私募融资、公开募股、并购、销售交易及行业证券研究上均有不俗战绩,主要方向则主要包括TMT、教育、医疗和消费品等。拥有美国券商牌照的华兴资本进军中国资本市场是顺理成章。近几年来,华兴资本参与主导过京东金融、航班管家、汇通达、奇虎360等知名企业回归A股的项目。
一方面是为获得投行、资管等业务牌照,增厚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也有完善一些集团公司的金控平台设想。业内人士表示,即使在今年股市涨幅不大的情况下,126家证券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1570.79亿元的营业收入,收益较为可观。另外,一些企业集团积极完善金控构架,如珠海华金、广州越秀都将券商股权纳入并作为重点业务平台。
当前政策对于民营股东进入障碍不大,修改后的《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变更指引》对券商股东资格的要求放宽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基本上是完全竞争性行业,国有控股股东着眼做大做强,中小地方券商还有很大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