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我国银行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6-10-19 11:13:00

 

来源:

记者18日从中国银行业协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量1.03万亿元,其中,国际保理业务量618亿美元,国内保理业务量6200亿元,同比继续下降。

所谓保理,是为企业签订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的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与坏账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只要有贸易和赊销,保理就可以存在。

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上升,回收周期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导致银行对保理业务趋于谨慎。自2013年达到超3万亿元的高点后,我国银行保理业务规模连续两年出现下跌。2015年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量达2.87万亿元,同比下降1.71%。

“宏观经济放缓且行业基数已达到一定规模,我国保理业务增长有所下滑。”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但对于逆周期的综合信用服务的保理行业来说,仍然有诸多发展机遇和增长潜力。

他表示,保理业务是保理商围绕应收账款开展的金融服务,一般不要求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或抵押,这可以有效缓解企业因应收账款高企造成的压力,助力企业规避债务人信用风险。“从国际比较看,2015年我国保理业务量占GDP的比例为4.24%,虽然与2006年的0.78%相比已有较大提升,但与世界发达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掘。”他说。

中国银行业协会当日发布的《中国保理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赊销已经成为企业主流的交易方式,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保理业务作为传统信贷之外的特殊金融产品,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地位愈发重要。

报告建议,与市场高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保理立法相对滞后,对于在物权法中对应应收账款的概念范围、应收账款的确权形势、统一的业务规则等应在未来进一步明确。

潘光伟表示,当前我国保理业务面临的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及合规风险等。保理行业要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把控风险,同时发挥保理与供应链融资的协同效应促进产品融合,借力“互联网+”转型,创新保理业务发展模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