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遏制高涨的房价?人民日报和外资行都这样说
尽管年初以来多地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却依然挡不住房价这匹脱缰的野马。
昨天公布的8月房价数据着实令人震惊,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创出6年来最大环比增幅,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调控政策效用寥寥。
如何才能遏制“逆天”的房价?包括法兴、野村在内的外资行以及人民日报文章均认为,“限购”“限贷”并非长策,“对症下药”才能治本。
高烧不退
华尔街见闻昨日介绍过,8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及二线热点城市房价暴涨,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环比涨幅达到5.2%,同比暴涨37.8%,深圳同比涨幅也达到37.3%。
二线城市中,郑州、无锡、合肥领跑,郑州一手房房价环比涨5.6%,位居70个城市之首。厦门一手房的同比涨幅最高,为44.3%。
总体来看,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为1.3%,相比7月份的0.7%有明显提升,这也是2010年5月份以来最高的环比增幅。
调控效果寥寥
今年3月,上海和深圳推出了最严楼市调控政策,房价短时间得到控制,但夏天以来房价再度狂飙,带动二线城市持续火爆,地王频出。
目前更多地方政府加入了房地产调控行列,近两个月来,至少有6个城市出台了相关的“限购”“限贷”政策。
例如,上周日杭州突然发布楼市限购政策,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杭州户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由于新政第二天生效,限购前夜外地购房者疯狂签约,杭州市区创造了单日商品房销售3265套的历史记录,二手房签约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除了杭州,苏州和厦门也发布了类似的限购政策。合肥、南京、武汉等城市则以提高按揭贷款首付比例为主要手段升级“限贷”政策。
但分析师任对“限贷”“限购”的效果并不乐观。《人民日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限购”应被看作是一个临时性的应对措施,为楼市“退烧”不能长期依赖这一点,否则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野村控股驻香港的房地产分析师Jeffrey Gao亦认为,只要信贷保持宽松,地方性的房地产紧缩措施即便范围扩大,也不太可能止住价格上涨。
如何治本?
如何才能遏制房价涨势?
Gao表示,除非政府紧缩信贷并且大量增加土地供应,否则难以看到房价拐点。
这与法国兴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姚炜的观点一致,她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遏制中国势不可挡的房地产泡沫,只有通过在长期内增加大城市的土地和房源供给,并在短期内遏制流动性宽松。
她说:
尽管房价的过快上涨主要集中在供应紧张的少数大城市,但是这种现象所引发的房价永远上涨的预期,对于整个经济以及金融体系来说非常危险。这种预期可能会导致实体经济的健康投资进一步遭受打压,并鼓励楼市增加杠杆。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除了增加大城市土地和房源供应之外别无他法,而政府似乎终于有意朝这个方向行动。短期看,央行则需要暂停流动性宽松,而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
决策层面似乎已经意识到房价暴涨的风险,并开始发出警告。
“过去十几年当中,杠杆率上升1/3的来源是房价的上涨,因此在房地产领域当中还是需要采取很多措施抑制泡沫过度的成长,抑制过度的金融资源流入到房地产行业当中去。”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上周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人民日报今天的文章也提到如何治本的问题:由于投资渠道狭窄,社会资源大量进入房地产市场以及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信贷不能只投入到房地产市场,要有政策约束;房地产去库存不能只去一、二线城市,银行对三、四线城市应考虑增加利率优惠。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多年以来,很多城市政府采取的是“挤牙膏式”的供地方式,使土地供应价格最大化。针对这一问题,要推动供地制度与城市需求平衡,如针对特大型城市房价上涨,就可以适当增加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