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变革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智能制造的变革趋势做出如下研判。
趋势一: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将重塑现有工业体系
信息时代制造业创新特点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科研工具日益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模式向异地化、协同化方向发展;用户参与创新过程更容易,众创模式逐步普及;技术更新周期缩短,创新速度加快;研发手段虚拟化、网络化。
在这些趋势的推动下,中国现有工业体系会逐步瓦解、重构,新的制造模式、组织方式、产业形态等大量涌现。
趋势二:规模庞大、层次多样的需求将不断被创造
中国制造业具有规模体量大、结构体系完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显著特点,中国制造业在整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也将成波次地动态推进。
首先,中国各行业巨大市场,将为企业新技术的孕育提供所必需的规模门槛。
其次,需求差异化将提供多样化使用场景,可用于试验不同的技术产品和升级路径。
第三,由于市场需求差异大,技术创新和扩散在行业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企业将面对接力式的需求浪潮。
因此,庞大市场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生产装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各类需求,将长时间同时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市场,可以孕育如此多样性、成规模的创新需求。
趋势三:中国市场需求的战略纵深极具全球性价值
从全球看,门类齐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国制造业,恰如全球制造行业的一个缩微版本,基于中国市场中发展的技术、产品和业务模式,具有全球应用前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就是全球市场竞争的前哨战,“胜了中国,赢得全球”。
《财富》杂志发布“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上榜数量逐年提高,2015年达到106家,占总数的21.2%,比美国少22家,已接近日本的两倍。中国独特的优势有望会“训练”出越来越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趋势四:催生大量以服务型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业态
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明显高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美国的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大概占到了60%,而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只占了不到2%。
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成功的核心是能否从观念、技术、商业模式上进行改造,使每个企业不再只是产品生产者、服务提供者,而是通过产品与服务,与客户建立了“强关系”,能成为24小时在线,了解、预测客户需求的“客户运营商”(Customer Operator)。
服务以各种形式融入到了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运维等环节,有价值创造的可能就有服务形态的出现。
趋势五:竞争焦点从价值链提升转向价值网络构建
互联网降低了企业各种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于是在市场机制和企业机制之间,出现了“第三只手”——价值网络机制,即通过整合资源而不是一体化或简单交易,以开放、共享、互利、对等、协作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共同体。
价值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新机制,以上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不仅增强了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商业系统的复杂性,更导致了破坏性的、大规模的商业力量的转移。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