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Uber合并仍存可能 投资方或起推动作用
竞争最为激烈的老大和老二,又要成为“一家人”?近日,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即将合并的传闻甚嚣尘上。
有媒体于7月21日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多家机构投资者都在推动Uber与滴滴出行签订合作协议,避免继续在中国开展价格战。
不过,该消息出现后不久,即遭到当事双方的否认:滴滴官方回应表示“并无类似计划,也不对市场流言作过多评论”;优步中国高级副总裁柳甄则发布朋友圈回应称“纯属谣言,增长很快,我们很忙,无暇回复”。
虽然从双方回应看,合并之说似乎更像是空穴来风,但考虑到近年来,市场第一和第二合并已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那或许此传闻也有几分可信度?
而且要注意到的是,传闻是说两个公司背后的股东或投资者在推动,那么,否认或确认的主体是否应该是这些股东或投资者,而非两家公司?
细数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生的几起大型并购案例,如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与大众点评、携程和去哪儿……不难发现:在合并背后,投资方往往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举个例子:此前,滴滴、快的一度是专车市场中最重要的两个参与者,不论是补贴战还是公关战,都打得火热,但两者还是选择在2015年2月宣布合并——这足以说明,促使两家公司合并的最重要因素并非两家公司管理层或市场部门自己的意愿,而是“双方所有投资人共同的强烈期望”,合并可以避免更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同样,已经占据中国互联网出行市场主导地位的滴滴Uber并没有停止融资的步伐,而随着融资不断推进,二者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共有投资方。
据公开资料显示,滴滴与Uber拥有贝莱德、高瓴资本、老虎环球基金、中国人寿4家共同的投资方——从投资驱动的角度来看,双方在资本层面合作也并非“万万不可能”。
可以参考的消息源显示,外媒称,Uber的一位投资者已经与有意讲和的滴滴股东进行了10余次会议和电话磋商。Uber投资者兼公司董事、Benchmark合伙人Bill Gurley,数月前甚至还与滴滴总裁柳青在派洛斯福德牧场有过简短的交流。
此外,彭博社的报道还称,投资者还有意阻止Uber向中国市场再度投入10亿美元的计划。Uber的投资者似乎希望向公司管理层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是时候结束在中国成本高昂的争夺战了。
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双方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出行领域的寡头,该公司一旦上市,估值攀升,投资者也便能通过二级市场解套。
第二个理由是,从烧钱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角度出发,滴滴与Uber依然存在着合并的现实可能性:尽管滴滴已占据近85%的市场份额,但目前看仍不具备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垮Uber(以17.4%排名第二)的能力,对于包括Uber、滴滴以及易到、神州专车等所有出行平台来说,苦心经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盈利——谁会愿意守着偌大的市场、却以每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的代价去跟竞争对手死磕?继续靠补贴烧钱竞争对投资人造成的压力只会增加,而资本市场的耐心却是有限的。
除了资本层面的因素外,来自监管的压力也为滴滴与Uber握手言和提供了政策可能。
去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专车运营逐渐走向理性发展阶段。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其在审核管理方面的责任逐渐明晰,如不加强管理,所需承担的责任成本会增加,而加强管理又会带来运营成本的上升。
因此,节约成本的考量,也为双方合并增加了一条理由。按照滴滴一年补贴20亿美元、Uber一年补贴15亿美元估算,每年的合并效应就能产生超过20亿美元的节约。
综上,滴滴与Uber合并似乎并非全无可能。但如果合并需要跨过的障碍也不少,尽管已经分析了促使滴滴接手Uber中国的种种原因,但双方若真的完成合并仍需突破许多阻碍,包括采用哪种形式合并、合并后的利益分成、合并会否面临反垄断法调查的风险等;而最大的阻碍或许是:滴滴与Uber中国的高管意见较难达成一致。如上所说,滴滴Uber确有共同股东,但由于目前二者股东较为分散,管理层仍然具有较大话语权,二者在激战正酣时,显然不会轻易向对方妥协。
从既往的合并案例来看,若合作事宜尚未敲定,那么所谓“澄清”,也只是对市场暂时性的一个交代而已;一旦合作事宜谈妥,就会有新的一番“交代”。有句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再等等,或许,又一次验证此话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