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基金 >

央媒:监管或缺位或不足将给影子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

2016-07-26 15:01:00

 

来源:

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评论称,包括资产管理计划在内,各种影子银行风险难计,加剧金融市场脆弱性。去年年中的股灾与影子银行不无关系。而监管或缺位或不足,带来影子银行的较大风险隐患,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文章认为,影子银行风险隐性化,底层资产难以轻易穿透,因而相关金融风险难以识别和计量——这正是其区别于传统银行最显著的特征。包括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产生与丰富,加剧了金融市场运行的脆弱性。

从金融机构创设资产管理计划的目的分析,将表内资产转化为表外影子银行的资产,则是影子银行金融工具的共同特征,明显减少了金融机构表内风险资产的计提和相关资本要求。影子银行跨市场交叉性运作的特点,使得当前金融风险传染呈现出跨市场多点扩散的趋势,传统金融分业经营限制所设置的“防火墙”已经被彻底打破。

文章分析,传统金融最大风险的银行挤兑事件将演变为金融市场的挤兑风险,投资人集中赎回特定资产管理产品的行为,可能会造成金融市场“踩踏”事件,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急剧收紧。而优先劣后分层的结构化工具设计思路与影子银行产品的高度融合,则会降低金融市场稳健与脆弱的临界点。

文章认为,2015年年中中国资本市场多次出现“千股跌停”的非正常现象,与影子银行以优先劣后分层结构化工具广泛参与股票配资导致市场“螺旋式”下跌不无关系。

风险大而不可知,但监管却或缺位或不足——《经济参考报》文章认为,现行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和监管真空同时并存,监管机制的缺失给影子银行加大风险隐患。新华社此前也发文称,宝能购股资金背后的合法合规性、杠杆风险等问题,难以绕开监管。“万宝之争”中,既有资金来源的监管问题,也有监管体制本身亟待完善的问题。

《经济参考报》文章分析,不同业态监管当局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准入门槛、投资范围、资本要求都存在差异,客观上也提供了可套利空间。而与此同时,“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金融分业监管架构,造成影子银行局部监管有效而整体监管缺失或不足的尴尬局面。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正推进金融监管改革,力图将影子银行的隐性风险“阳光化”。强化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可能更多侧重于技术细节,例如完善影子银行统计制度、改进资产管理计划注册登记系统、推动资产管理计划公平竞争和强化资产管理计划底层资产配置信息披露等基本监管要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