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主充电的痛楚 等待一个“老大”来安抚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在你心目中,中国电动车充电桩行业是一个怎样的印象?是每天出行都要带N张充点卡、手机要下载N款充电APP?是每天算计着该去哪些地方找熟悉的充电桩品牌?还是不同标准的充电费用困扰着你?总之一个字:乱!
可想而知,充电站、充电桩建设花费大,就现在来讲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那充电桩公司冲着什么来呢?依然是利!不管是现在就能盈利还是未来,反正他们是认准了这个行业。听说,充电桩附近可以建咖啡馆,生意一定还不错;开个小卖铺吧,烟和饮品也许很好卖;建个无线站点效益估计也挺好。
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月,充电桩APP已经多达50余款,较去年10月份上涨了近70%。行业入门门槛低、充电桩技术参差不齐早已是行业深谙的事实。
早在2014年5月,国家电网一方面为了迅速展开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设施建设投资巨大、资金回收周期长,向非国有资本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这才有了今天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行业市场的现状。同时,发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又于2015年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解决了充电桩标准不统一、接口标准不统一、充电桩与车型不兼容的状态。
技术标准已经有了,但市场依然乱象丛生。
编者与行业人士交流时,多家充电桩运营公司坦言,目前公司更关注自己充电桩的覆盖度、充电管理系统的开发,也深知消费者“水深火热”的境地,但如今只有尽力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毕,才能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便利,而这在兴起没几年的充电桩行业里,并不是哪一家、哪几家企业可以做到的,前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当被问及有朝一日充电桩企业是否会有一次大整合、大统一时,所有的企业都表示了肯定的态度:未来一定会是整合起来的,这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关系到服务质量。而具体能在什么时候实现,企业表示要顺应市场规律,无法做出准确推断。
那么又会是谁来当这个“老大”呢,在此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高层的观点:“从前各地加油站都是自己搞,政府一句话有了现在的中石油、中石化,现在的充电桩也是这个道理,未来如果政府通过一些手段,比如把充电桩和现在市政交通卡联系起来,这就是最强力的整合方式”。
在编者看来,充电桩运营公司众多,一边在“烧钱”建桩抢占市场,一边探索运营模式。这些企业现今活跃在一线等部分城市,无法做到大区域的整合。而另一方消费者的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满足,市场依然存在不规范之处。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无疑会发挥“行业老大”的作用,到时候无论是政府制定规范政策,还是直接通过央企进行兼并合作,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反观这些充电桩运营公司,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很微妙了,如今他们不遗余力地搞建设搞拓展,说不定就是为了到时能有自己的生存筹码或者说卖个好价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