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金融骗局频出 投资人发展下线或涉嫌犯罪
曾经受到投资人热捧的MMM网络互助金融,在今年初遇到提现困难后,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的降温并没有影响到网络互助金融骗局的蔓延——大量模仿MMM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接连出现,不断吸引着投资者。
一份网络互助金融骗局样本
受骗者称投资WPP像吸毒一样会上瘾
专家表示,由于调查取证的不便,当前整治网络互助金融骗局存在一定难度;但也应当看到,这种毫无新意的骗局并不难以识破,投资人内心的贪欲,也是此类骗局不断涌现、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
用“野火烧不尽”这句话来形容网络互助金融骗局,似乎挺合适。
曾经受到投资人热捧的MMM网络互助金融,在今年初遇到提现困难后,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的降温并没有影响到网络互助金融骗局的蔓延——大量模仿MMM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接连出现,不断吸引着投资者。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于4月28日在宁波开盘的WPP国际慈善互助项目(以下简称WPP项目),6月1日网站关闭,相关组织、领导者卷钱跑路。参与WPP项目的投资者向法治周末记者反映,据目前不完全统计,WPP项目所牵连的受害人遍及全国各地、总数达到上千人,涉案金额已超过1500多万元。
而WPP项目,仅仅是目前崩盘的诸多网络互助金融骗局之一,全国究竟有多少人卷入了类似的网络互助金融骗局?无从知晓。
专家表示,网络互助金融骗局,由于调查取证的不便,当前整治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但也应当看到,这种毫无新意的骗局并不难以识破,投资人内心的贪欲,也是此类骗局不断涌现、长期存在的重要因素。
花200元注册、承诺45%月利率
与MMM网络互助金融一样,WPP项目也是宣称,通过会员之间匹配打款的方式“相互帮助”,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分享,赚得收益——简而言之,在这样的网络互助金融骗局中,投资人所得利润以新入场投资者的资金为支撑,新入场投资者“帮助”前人获得对应利润,实现投资增值;此外,投资人也能通过不断发展会员获得奖励。
在这样的模式中,只有资金在参与项目的投资人之间不断流转,却没有任何实际投资行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打着互助旗号的投资模式,实质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加金融传销。
只不过,与MMM免费加入的方式不同,要想加入WPP项目,首先需要花费200元购买“注册激活码”,才可以完成在WPP项目平台上的注册。
而相较于MMM 30%的超高月利率,WPP项目向投资人许诺的收益更加疯狂:法治周末记者在WPP项目的奖金制度中看到,WPP项目向投资者许诺月利率高达45%——提供帮助1至10天,期间奖励利润为10%;提供帮助11至20天,期间奖励利润为15%;提供帮助21至30天,期间奖励利润为20%。
“WPP项目打着英国著名传媒集团WPP的旗号开展活动,名声特别响亮;再加上它的制度比MMM更加完善,因而我更加相信这个项目。”胡静(化名)是一名来自上海的WPP项目投资人,她5月11日注册参与了WPP项目,总共投入本金49200元。
胡静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WPP项目中,匹配打款更加迅速,每天只有中午和午夜12点开放匹配,通常两分钟内所有需要匹配的订单就被抢完了,异常火爆,并且匹配成功后会有短信提醒,再加上“奖金烧伤”制度的保障,更让她放松了警惕。
“所谓奖金烧伤制度,就是指上线投资人的投资必须不少于自己所发展的下线投资人的投入,才能拿到发展下线的完整奖励,否则奖励的多少就只能按照上线投资人自己的投资数额来计算。”胡静介绍,这样的制度设计,让她觉得上线与下线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不会出现上线赚够了提前退出的情况,因而整个项目的运行也就能更加持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比MMM更加“靠谱”的项目,仅仅维持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戛然而止。
“从4月28日开盘到6月1日网站关闭,WPP项目仅仅经过了一个完整周期,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人就卷钱跑路了。事后,我们这些投资人聚在QQ维权群中整理信息时发现,最后一轮匹配打款,钱基本都打到了这些组织者和领导人的亲友账号上了。”胡静说,
从6月5日左右,就陆陆续续有投资人向警方报案,而在6月12日,来自全国多个地方的数十名投资人,一齐向WPP项目开盘所在地宁波市公安局报案,并获得立案。
目前,陷入WPP项目骗局的投资人,正在积极通过QQ群、微信群开展证据收集、资料汇总、沟通维权工作。来自广东的投资人赵洁(化名)是一个WPP维权资料收集群的群主,她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据她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已经有600多人反馈信息、进行维权。
不少投资人从MMM转来
“WPP项目的模式不仅与MMM如出一辙,就连参与两个项目的投资人群体,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洁表示,参与WPP项目的投资人,绝大多数都参与过MMM,对网络互助金融并不陌生。
赵洁透露,她所认识的一些投资人,包括她自己在内,都尝到过网络互助金融的甜头,在MMM中多多少少赚了一笔,经朋友介绍了解到WPP项目新开盘,便又参与了进来,“这种感觉可能就跟吸毒一样,会上瘾,赚一点钱就想投入更多,逐渐让人失去理智”。
“还有一些投资人,都是在MMM中亏了钱,想通过WPP项目把亏损的钱赚回来。”赵洁说,由于不少入场早的投资人确实能从MMM中赚到钱,因而那些亏钱的投资人,就希望转战新开盘不久、模式类似的WPP项目中也赚一些,弥补此前的损失,可没想到又栽在了WPP项目中。
赵洁说:“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网络互助金融是不合法的,甚至了解这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骗局,迟早会崩盘,但有了MMM的经验后,大家都想着,如果能尽早入场,在崩盘之前赚点钱退出,就没有什么事。”
胡静也有着同样的观点,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一般而言,网络互助金融的项目都会持续3到6个月左右,不断有投资人参与,按照通常30%至45%的月利润率来算,两三个月就能回本,“而这次的WPP项目,因为有多项制度保障,看上去能够更久地维持,可1个月左右就崩盘了,是很多投资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胡静坦言,如果WPP项目维持的时间更长一点再崩盘,可能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有这么多投资人报警,“参与网络互助金融的投资人,心里都明白这样的项目是怎么一回事,对潜在的危险有所预期,知道迟早有一天会难以为继。但WPP项目仅仅存在一个月,连网络互助金融这层外衣都不要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回想起自己参与网络互助金融项目的这些经历,赵洁觉得自己已经看清,但还有很多人没有醒悟过来:“现在网络上这样的金融骗局太多了,没有任何保障,不少人因为参与这些非法活动,弄得家破人亡。但现在对这一块的监管似乎有些滞后,不仅现存的网络互助金融项目没有受到遏制,那些卷钱跑路的项目以及相关组织者、领导者,到现在也没有看到被追究责任,所以才会让这样的骗局越来越猖狂。”
投资人发展下线或涉嫌犯罪
根据胡静和赵洁所透露的信息,不少投资人刚经历了MMM风波、又陷入WPP项目,这样的结果令人唏嘘。
然而,早在MMM兴起期间,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就曾在2015年11月11日联合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审慎投资,防止利益受损;而在今年的1月18日,上述四部门更是发文明确表示,MMM及类似主体的运作模式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特征。
此外,众多媒体也曾对网络互助金融展开过报道,指出这种骗局的本质,并警示消费者注意风险。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阻挡投资人屡屡陷入类似的骗局而不能自拔,原因究竟何在?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左胜高律师表示,这样的网络互助金融项目,从成立、运营到最终崩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段时间里,越早进入的投资人,风险就会越小,也越有可能赚取利润,因而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只要尽早进入、及时退出,就能够避免损失。
“很多人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能够把控得很好,特别是那些之前就参与过类似网络互助金融项目的投资人,更是会在一些新项目开盘时就寻求机会进入,希望依据此前的经验见好就收,侥幸心理更大。这些投资人都是抱着赌博的心理,能赚一笔是一笔。”左胜高指出,但通过WPP项目可以看到,这类骗局并没有所谓的经验可循,随时都有可能崩盘跑路。
邓建鹏也表示,那些明知是骗局的投资人,总会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性,让自己绝对不是骗局中“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如果无法控制内心的贪欲,即便相关政府部门、媒体再去宣传这样的网络互助金融项目中存在风险,也无济于事。
邓建鹏认为,这些对网络互助金融项目心知肚明的投资人,“既可怜又可恨”:“投资人的血汗钱被这样的骗局卷走,确实令人惋惜。但一些投资人明知是骗局,却依然怀着侥幸心理、义无反顾地参与,甚至帮助这些网络互助金融项目宣传、拉亲朋好友一同投资,事实上助长了这种骗局的存在与发展。”
邓建鹏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这样的骗局中,投资人的身份可能是双重的——一方面,投资人的钱财被骗,是骗局的受害者;而另一方面,如果投资人在明知网络互助金融项目涉嫌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依然发展下线参与,那么这些投资人有可能成为这类骗局的共犯,触犯刑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行为犯,只要投资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吸收他人存款的行为,便可构成犯罪;而对于网络互助金融项目中涉嫌传销的行为,则要看投资人在项目中是否起到了组织、领导的作用,才构成犯罪。”左胜高表示,对于具有上述情节的投资人,即便没有触犯刑法,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
违法成本低监管不强势警方取证难
网络互助金融骗局接连出现
法治周末记者李含
“自打MMM去年5月进入中国之后,类似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就越来越多。旧平台跑路、新平台出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来自广东的投资人赵洁(化名)坦言。
赵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已卷钱跑路的WPP国际慈善互助项目(以下简称“WPP项目”),其主要组织、领导者,现在又弄了一个新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叫OGE,又开始招揽新的投资人往火坑里跳。
法治周末记者以“网络互助金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了诸如YBI、BAC、Rabobank等不同称谓的平台。赵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些平台都是同样的模式,其中YBI也是之前受到不少投资人跟进的项目,现在也卷钱跑路了,不少投资人正在报案、维权。
“只要稍微有点资金,找几个能建网站的技术人员,再找一些能做市场的人拉人参与,就能够搭建一个这样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成本很低。”赵洁介绍,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这些平台的组织、领导者就会关闭网站、卷钱跑路,过段时间后再用原班人马弄一个新平台,重新开始新一轮的骗局。
从赵洁提供的一张QQ聊天截图上,法治周末记者看到了两位筹备网络互助金融平台的组织者的对话,其中一位明确表示,希望对方可以拉人进他所组建的平台中参与投资,并承诺按照平台盈利的30%给予对方抽成。
“我们不希望做太久,做大了影响也大,也挣不着钱。互助市场现在就这样,带团队玩盘没有几个挨过3个月的,半轮就倒的平台多得很,先捞一笔,几百万很容易就圈到了,之后再多做几个盘。”该组织者在QQ对话中表示。
赵洁无奈地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还没有人因为开展网络互助金融而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京师律师事务所互联网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高级合伙人左胜高律师分析认为,平台设立成本和门槛低、违法成本低、短期内违法所得高,是网络互助金融骗局大量出现的关键因素。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教授邓建鹏表示,由于网络互助金融骗局并无新意,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必须通过不断变换平台、缩短时间等方式来更快套现,来骗取投资人钱财。
邓建鹏介绍,这些网站很多都设立在国外,没有完善的注册和备案信息,再加上存活时间短、全程网上转账、资金流向不明、受骗投资人分散在全国各地等原因,导致警方调查取证困难。
“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定性这样的网络互助金融平台违法,此前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四部门所发布的文件也仅仅是对投资人的风险预警提示,因而公安机关只能在相关平台骗局已成事实、有受害者报案的情况下介入。”邓建鹏说。
邓建鹏建议,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在对待网络互助金融骗局的问题上,应当更加强势一些,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对于资金去向不明、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平台直接查封,从源头上去制止和打击,而不能等到损害结果已经发生的时候再去关注。“到这个时候,很多投资人的损失已经难以追回。为时已晚。”邓建鹏说。
左胜高也表示,针对WPP这种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实施诈骗的情况,一方面,亟须确立政府监管主体,划清各部门职责,必要时开展联合执法;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公安机关全力侦破案件、尽快树立典型,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