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创投成风:丰富人脉作保障跨界门槛低
前不久,思达派发表过一篇明星扎堆做风投的稿件,不完全盘点了娱乐圈里的“巴菲特”们各自都看好什么领域。
对此,有读者评论认为这些明星不务正业,也有人认为开拓一份副业何乐而不为。不管怎样,一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有其背后的逻辑。那么明星做投资作为一种现象,应该如何去看待呢
一、他们为何热衷做投资?
1、趁现在有能力,给未来留条后路
如佟大为所说:“花无百日红”,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德艺双馨的演艺明星是靠实力长期活跃于舞台之上的,但多数情况下,在“颜值定乾坤”的当今演艺圈里,确实也存在吃青春饭的情况。
那么青春饭吃完了,“退休”以后怎么办和“退休”以后干什么成了两个重要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靠原始积累资金安然度过下半生的。所以,对于很多当红明星来说,早点参与学习天使投资,可以多一份保障,甚至可以早点“退休”。以任泉和胡海泉为例,这两位明星现在几乎都全身心投入到投资事业当中,不亦乐乎,并且做的风生水起。
2、丰富人脉作保障,跨界进入门槛低
以赵薇为例,22岁进入影视圈,在之后的16年间完成了从一位影视明星到投资人的华丽转身。一路走来,她的身影并不孤独,除了自己亲哥哥赵健和老公黄有龙的扶持,更是和一众商界大佬私交甚笃,最有名的莫过于马云和任志强。关系网的建立帮助赵薇在投资领域越玩儿越嗨。虽然自称不懂投资,全听老公指挥,但近年来频频现身财经类新闻,可见当年的“小燕子”早已成长起来,稚嫩不再。
除赵薇外,娱乐圈大明星与投资界大佬的碰撞还有许多,比如佟大为和徐小平、邓超、孙俪和潘石屹等,这些人脉关系的建立,给明星带来了更优质的资源,让明星的投资可以更靠谱。
3、“刷脸”就可以拿到好项目
所谓“刷脸”,就是凭借影响力来做投资——明星作为一个IP,可以借助自身影响力,拿到更多优秀项目的额度——对于一部分很受资本追捧的优秀的创业者,很多投资机构想投却拿不到额度。虽然这些项目并不能保证100%成功,但是明星投资人通过“刷脸”,可以多投几家,成功率就会比较高,回报也会相对稳定。
此外,初创企业大部分时候需要在推广营销上下血本,但如果投资人中有明星投资人,就可以节约大量资金。因此,大部分消费类项目的初创企业都很想引入明星做自己的投资人,也乐意针对明星投资人给予投资优先权或者估值折扣。
4、身份转换,获取更高社会地位
虽然一部分明星投资人早已在本职行业收获了不小的知名度和成就感,但与此相比,新经济、投融资这些高大上的主流行业光环,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及更多元、坚实的价值认同基础。
还有很多明星有了资金和社会资本以后,喜欢做公益,一方面真实地回馈社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立自己在粉丝群体的良好形象。事实上天使投资是距离公益最近的投资行为——那些投资失败打水漂的资金,也可以当作是支持年轻人的梦想了。
二、靠刷脸就能稳赚不赔么
当然不是!
2011年,周杰伦曾经投资了一家U-can的游戏公司,共同发展3D互动游戏社交网站,随后Ucan又推出内置游戏的定制手机,周杰伦也误打误撞地做了手机,可是最终结果并不理想,产品不了了之。
2013年,羽泉以8位数资金投资卡牌类手游《龙之召唤》,据悉是获得了丰厚受益,但随后他们投资的智能手表土曼,却面临着发货延迟等问题,产品设计、生产也一度陷入瘫痪状态。
.....
还有前不久报道称刘诗诗因暴风科技股价大幅下跌近50%,赔进去1.5个亿....
由此可见,投资有风险,明星也没辙。
三、明星做投资有哪些坑
首先,不够专业的明星投资人会在关键时刻难以给出有价值的帮助。
投资机构与创业者的关系,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提供金融服务。许多案例表明,投资方在重要的决策时刻是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的。当创业团队涉及到具体的业务指导时,不够专业的明星投资人可能会无法发挥作用。
其次,明星巨大的光环会遮蔽企业的营销效果,陷入“明星陷阱”。
这也是为什么SartVC对投资对象的描述中明确提出:企业本身需要用三位明星的人格背书来增强品牌,但三位明星只做公司投资人,不做品牌代言。
事实上,拿了明星投资的企业,看上去是占了明星的便宜博得了曝光率,但实际上企业如果想让大家听到自己真正想说的话,需要比没有拿明星投资的企业花更多的钱升级喇叭才行。另外,拿了明星投资的产品,很容易被打上明星的烙印,陷入一种被明星公众形象限制的“明星陷阱”。比如姚明当年投资过的巨鲸音乐网,就始终无法摆脱姚明的影响,在女性用户的获取上面临极大的考验,最终这头巨鲸也倒在了2013年的沙滩上。
最后,不排除一部分明星是跟风做投资——出于逐利的目标来到这里,而不是真的对如互联网新经济等有什么理解或感情。这在具体企业经营中,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作为屌丝创业狗,你确保能抵挡明星投资人不够专业的各种建议和挑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