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看重点产业发展新趋势 绿色低碳风劲吹
为期6天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在疫情影响下,本届进博会依旧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也是观察技术装备、生物医药、消费等重点产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扇窗口。从本届进博会看,绿色低碳正成为各行各业全面发力的重要方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加紧密。
绿色低碳风劲吹
本届进博会,在技术装备展区看到,东芝在其展位展示了可应用于发电厂的碳捕捉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把火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储存、利用。东芝(中国)董事长宫崎洋一说:“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因此对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有巨大需求。”
在提出“双碳”目标后,中国又在碳减排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意见和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这进一步激发了本届进博会参展商主打绿色低碳概念的热情。
氢能产业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蒂森克虏伯展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20兆瓦碱水电解标准模块的模型。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说,“中国也是蒂森克虏伯除德国本土以外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消费品展区也有不少企业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花王在进博会上首度亮相“洁霸浓缩除菌抑味洗衣液”,其再生树脂包装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农用无人机施药领域,花王在中国市场推出无人机专用飞防助剂,大幅减少农药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主打绿色低碳牌的企业还包括能源企业。切尼尔能源是美国最大的LNG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液化厂运营商。本届进博会是切尼尔连续第三年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能源低碳和环保技术专区搭建展台,介绍企业在应对气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展示LNG与其他传统能源相比的低碳、绿色等环保价值。
切尼尔方面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市场,切尼尔承诺为中国客户长期提供价格稳定、灵活可靠的液化天然气,期待与中国能源企业合作,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智能化、数字化趋势进一步显现
在卡特彼勒展位,记者看到,一名操作员坐在驾驶舱,操纵手柄,驾驶舱前屏幕上的装载机可以完成前进、后退、开挖等指令。值得一提的是,屏幕中的挖掘机在距离上海700多公里外的山东青州。展位工作人员介绍,应用5G远程驾驶技术,可以减缓驾驶员长时间现场作业的疲劳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抢险救灾等特殊场景。
从进博会来看,相关行业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进博会期间,在欧姆龙展位,一位“机器人球手”与两位真人乒乓球选手激战正酣,“机器人球手”灵活运用球拍接打来球,尽管“一打二”,但丝毫不落下风。
和上一代产品相比,这台欧姆龙第七代乒乓球教练机器人在智能化程度方面又有新提升。欧姆龙展位技术人员吴红称,利用摄像头和传感器,乒乓球教练机器人可以捕捉真人球员的面部表情、心跳、心率等,进而分析球员的运动状态。
消费市场数字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进博会期间,耐克对外公布今年增投1亿美元建立“耐克全自动无人立体仓”,从而加快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于电商购物的高时效需求。据悉,该无人仓位于江苏省太仓市耐克中国物流中心,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全自动无人立体仓库。
相比于传统仓库,无人立体仓效率更高。“这个仓单体面积1.2万平方米,但能放1200万件货。如果这些货物放在传统的电商仓库里面,可能需要5倍的面积。”耐克大中华区运营及物流副总裁常远说,耐克将进一步加码在中国的物流网络建设力度,以适应市场对于供应链韧性和柔性的需求。
业内分析称,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也有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中国的这些优势有利于外资企业将其智能化、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福迪威亚太区总裁洪斌顺说:“中国正不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紧密
在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来自中国的运动品牌特步在德国化工企业科思创展位发布了新款跑鞋。运动品牌为何会选择在一家化工企业展位发布新款跑鞋呢?答案就在跑鞋的鞋底材料里。
和传统化石原料不同,这款跑鞋的鞋底材料,在生产环节混合使用了来自植物的可再生原料,可以更好从源头上控制碳排放。科思创就是这款跑鞋鞋底材料的供应商。
“打造低碳经济,靠一家企业是实现不了的,需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力才能有所突破。”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说。
科思创与特步的合作,是相关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更加紧密的生动注脚。进博会则将中外企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进博会期间,中建三局作为中国建筑进博会采购团成员,与日立电梯、丹佛斯等7家企业签订战略采购协议。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说,五年来,通过进博会平台,上海自主品牌、原创品牌、老字号品牌逐步走向国际,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效。上海国资国企将全力把握好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全面拓展中外企业合作领域,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在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人民期待的同时更好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