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国内首家生成式AI平台TIAMAT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时间:2022-10-12 10:05:03

 

来源:36氪

国内首家生成式AI平台「TIAMAT」已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DCM。远识资本担任公司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TIAMAT」是一家年轻的生成式AI平台,成立于2021年。作为国内第一批入局AI生成领域的技术团队,致力于通过自研的算法、底层引擎、平台为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提供创意生产、广告、数字藏品等场景形式下的服务,仅成立一年时间就积累了可观的社区用户和商业客户。

全球范围内,AI生成的热度仍在继续。以Text-to-image生成模式、Diffusion模型为显著特点的图像生成平台,正在颠覆传统的内容创作和艺术设计领域。36氪近期也对全球AI生成领域进行了行业mapping的梳理。

从原始的纸笔调色盘到数字化时代的数位板、绘图软件、iPad,再到AI时代,任何人用简单的几行文字就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随着普通人创作的门槛一再被降低,业界对AI生成的态度也体现出了极大反差。比如,在一些艺术家的抗议中,大多数体验过产品的用户却认为,AI生成掀起了艺术民主化的浪潮。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权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技术释放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想表达的内容?”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踏入生成式AI领域的创业者,「TIAMAT」创始人青柑告诉36氪,AI生成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而是在用突破性的技术去解决创造的效率问题。

AI生成内容:创意效率下的数据量变

Text-to-image领域早期的专业术语叫做多模态技术的落地应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模态之间的转换和应用成为了整个业界想要去突破的点。基于这一技术环境,「TIAMAT」开始着手探究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和落地场景。

今年上半年,「TIAMAT」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开始发布中文Text-to-image的产品,进行内部测试,时间差方面,与海外的AI生成热潮处于同期。

想象力爆发之下,商业化问题成为了AI生成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陷入理性回温的最大掣肘。比如在国内市场,不同于海外的C端付费习惯,决定了很少有个人用户愿意为了创意效率而持续付费,因此虽然这一领域目前还是作为社交媒体上的“黑科技”存在,但ToB被纳入考虑也是不可避免的。对此,「TIAMAT」的态度十分积极。“企服市场是肯定存在的。比如我们现在深度合作的Top10的游戏公司、广告公司,还有那些知名IP等等,他们都在源源不断地找我们合作。”

虽然仍处于社区内测阶段,「TIAMAT」的商业化信心和探索,无异于为尚在观望的资本和想要入局的技术创业者照亮了一部分路。目前,「TIAMAT」已经与知名科幻IP、央视网、《时尚芭莎》、《嘉人》等一线时尚大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与众多头部游戏公司,特别是持有故宫文化相关IP的非遗文化IP机构知造局等开展了战略合作。经其进行AI生成的内容广泛应用在城市公共环境及公共交通的传播展示中。

作为整个图像市场和AIGC(AI生成内容)的交叠部分,Text-to-image具有高度可延展性。以图片和内容生产行业为例:目前,全球库存图片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但即使是付费素材,也往往是“平台有什么用户就用什么”,而不是从用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需求出发。这也就导致了,传统的图片行业其实仍然是一个“数字手工业”,这也就代表着上至大型企业下至自媒体博主,生产的所有内容都是一点点耕耘出来的。“一周拼死拼活发七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更,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但在AI能力的辅助下,「TIAMAT」后台数据显示,单个用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生成三千到一万张图像。数量级的量变可能会引发质变,未来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方式会因为数据的爆炸而进一步改变,而这就是「TIAMAT」想要从技术端去做到的事。

“很多人理解中的创意工作是生产创意本身,但其实大多数从业者都在做着重复性、机械性的无意义工作,这种工作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而这,也是她本人踏入AIGC领域的初衷:即使为现实生活所累,也想要用通过AI来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创作灵感变为现实。

社区策略:更理解中文,与海外同期发展

和以前只需要一个落地页和下载/体验按钮就能发布的产品模式不同,近几年各行各业的数字化产品,越来越需要用户的“参与式设计”。社区就像每个AI公司扣在胸口的徽章。人们越来越清楚,在技术开源的公平环境下,社区活跃度和丰富度决定了竞争的成败。

在AI生成领域,搭建在Discord上的Midjourney和将测试版本装载于AI社区Hugging Face上的StableDiffusion是最好的证明。而在对于社区资源的强调上,「TIAMAT」也不例外。“因为AI所做的事情,不像Photoshop这种软件一样,只要上线了就可以一劳永逸。”

这也是导致AI公司的先发优势更加明显、一旦错过窗口期就很难参与竞争的原因。很多底层技术是开源的,但像「TIAMAT」一样的AI平台,每天需要不断去观察用户的行为,比如大家想要生成什么样的图像,想用什么样的语句去描述。流行的艺术风格、互联网语境、频出的热词热梗在不断变化,文化的流动性势必要体现在数据和模型的调整上。因此,上线一款产品也许只是站上了起跑线,对于社区的实时反馈和需求理解更加重要。“20%的用户群体是小B端的设计师,60%是泛设计行业人群,其他则是对新技术和新数据更感兴趣的人。”

无论切出哪一部分群体,「TIAMAT」的社区主体都是95–05后的年轻人,他们对于创意、审美、IP、元宇宙下的场景交互这些事物有着强烈的认同感。目前,「TIAMAT」正在致力于通过社区孵化AIArt的Kol和盈利用户,持续培养中文互联网的用户习惯,从而引发破圈效应。

与海外热度最高的几家Text-to-image服务StableDiffusion、DALLE2、Midjourney等对比,「TIAMAT」的模型和社区优势主要体现在两点: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上的持续积累,同时下一阶段打算向亚洲其他市场和语种进行扩展;能够提供更适合国内用户需求特点的图像,并将核心用户定位于专业人群和商业行为。

目前,在产品一侧,正在努力积累用户和打造社区的「TIAMAT」已经实现了内测高活跃用户数千人、月度新增数万人,社区用户涵盖国内设计、艺术创作、多模态技术等头部博主;同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有持续付费的意愿,C端商业化能力可观。

团队方面,「TIAMAT」孵化自中科院上海科技大学,团队核心成员来自于中科院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以及伦敦艺术大学,在AI图片引擎、数字孪生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创始人青柑有丰富的项目策划和社区运营经验。

“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是不会与艺术分家的,就像苹果,因为科学走到尽头就是一种技术的艺术,而在AI生成领域这一特质是最明显的,它既面向未来,也隶属于本土化人文社科与科技的融合。”

截止目前,「TIAMAT」近4个月内的全网曝光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新模型每天支持生成10-14万张图片,单位生成速度控制在几秒到两分钟之内,随时在为“数据量变引发质变”做准备。

谈及生成式AI的未来,青柑坦言:未来是可以想象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而在「TIAMAT」所憧憬的未来,AI将重新定义创作的可能性,释放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CM中国创始合伙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表示,“生成式AI为人们的主动表达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专业且轻松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解锁了内容生产的潜能。可以看到的是,AI将以基础技术的形式介入到更多的领域,成为产生巨大变革的驱动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