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前景广阔 投资者教育需过关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近期谈及下一步社会保障工作安排时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配套政策,确定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城市。自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始终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
在21世纪金融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共同举办的“积极发展个人养老金,构建养老体系新支柱”主题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与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前景广阔,需要银行、保险、证券等不同类型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第三支柱发展壮大,做好投资者教育尤为关键。
个人养老金前景广阔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表示,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国际经验来看,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已披露数据的国家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对本国劳动人口的覆盖率均值在25%左右。其中,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为波兰,达66.3%;立陶宛、哥斯达黎加以及英国在第三支柱发展方面处于OECD国家尾部,覆盖率均低于10%。从养老金规模来看,美国养老金规模居OECD国家之首,其中第三支柱规模近年来占比已经接近40%,主要包括个人退休账户(IRA)和年金保险,以IRA为主要推动力。
谈及我国养老金发展前景,郭金龙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运行后预计5年可累计资金规模超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具体来看,参考第二支柱建设情况,企业年金发展之初规模较小,如今规模已达2.6万亿元;职业年金发展时间较晚,现在积累资金规模也超过1.5万亿元。再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来看,按照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预测到2035年,我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两至三万美元左右,居民将拥有更多资产积累,个人养老金规模或超预期。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采用不同方法估计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数值差别较大。其中,“绝对法”以假设个人养老金的参与人是所有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或所有常规性缴纳个税的人群作为基础,来测算居民在老年时的支出和收入的累计缺口;“相对法”则分析采用缴费确定型个人养老金模式的发达国家的历史增长率,来计算个人养老金与金融业规模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式,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王向楠说。
投资者教育需过关
个人养老金发展前景广阔,但从现状来看,通往“星辰大海”的道路并非坦途。居民养老储备意识不足就是突出的制约因素之一。
王向楠表示,很多居民的养老意识仍停留在被动养老的层面,缺乏有效的养老财务规划。同时,居民养老金融素养也有提升空间,例如,居民对风险分散、税收优化、通货膨胀等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不足。王向楠认为,养老金融所涉产品选项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在居民养老储备意识较弱、投资者教育尚待加强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加了居民选购养老金融产品的难度。
做好投资者教育是金融机构把握个人养老金发展机遇的重要一环。在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姚飞看来,保险机构参与构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有天然的精算技术优势、产品优势、专业优势和人力优势,但能否转化为市场拓展和业务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赢得社会和公众信任。
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丛黎认为,对普通民众而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
“虽然2018年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一轮投资者教育,但要真正发展第三支柱,需要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投资者教育,要让投资者真正意识到个人养老储备的重要性。”针对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者教育,丛黎表示,首先要帮助投资者尽早树立养老储蓄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念,并长期为养老做好储备;同时鼓励投资者具备长期视野,可做长期投资打算,享受复利带来的收益;最后还要帮助投资者善用养老储备工具为自己的养老进行规划,并选择适合自身的退休解决方案或产品。
交通银行养老金融部副总经理朱奕辰表示,商业银行作为与消费者距离最近、覆盖最广的金融机构,在消费者教育和引导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具体而言,包括引导客户形成合理的金融投资预期,避免短期“追涨杀跌”等非理性决策,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率;引导投资者转变单一的储蓄观念,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度追求收益,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机构如何把握机遇
依据《意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使用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不同金融产品。“从产品视角来看,银行、基金、保险等机构各具特色,银行理财具有在低风险资管产品上的客户信任优势;公募基金的优势在于权益资产的配置能力;保险产品的优势则在于保本属性、附加保障以及终身给付。个人养老金市场份额,将取决于这些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账户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郭金龙表示。
在姚飞看来,要推动保险机构重点发展安全性高、保障性强、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及其他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的两全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姚飞还表示,保险公司还要在自身财务资源、技术储备、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再调整、再布局,在聚焦个人养老金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思考公司战略,并积极学习借鉴国际保险业先进经验。
目前,养老理财试点已扩展至“十地十机构”,产品募集资金规模超过700亿元。中银理财副总裁吴金梅认为,未来,银行理财公司需根据投资者生命周期阶段和长期养老需求,研发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理财产品。同时,可持续探索拓展“理财+养老”的金融生态,融合线上线下场景,为投资者提供货币性收益之外的多种服务,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朱奕辰认为,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丰富财富管理产品,完善养老投顾服务。商业银行可研发具有特色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并丰富产品货架,形成布局更加全面、风格更加清晰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风险偏好的人群适配丰富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同时,由“产品销售者”向“销售+投顾”转变,针对客户的不同财产保值增值需求,提供长周期、陪伴式养老规划和投资顾问服务,给出针对性资产配置建议。
在提升机构投顾专业服务水平方面,嘉实基金养老金运营规划部总监陈娜建议,基金公司应推进买方投顾模式,并在推进投顾服务过程中重视智能投顾的发展和应用,此外还建议相关部门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顾服务出台相应监管规定,打通产品之间的壁垒,允许开展跨产品的综合投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