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行业深化改革实现明显突破
7月28日,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广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庆华;宁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智杰;厦门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明分别介绍了四地银行业保险业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成效,并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黑龙江: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4倍
王柱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银保监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十年,黑龙江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额实现翻番;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4倍,年均增长10.1%,总量达2.4万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增长2.1倍,年均增长8.5%,总量达3.4万亿元;保险深度由2.5%跃升至6.7%,位列全国第一;保险密度从898.3元/人提升至3185.5元/人,位居全国第十位。
行业深化改革也实现明显突破,累计完成62家农商行改制重组。目前银行保险机构共有194家,较十年前增加51家。同时,防控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实质进展。近十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911.1亿元;组建了131家债权人委员会,帮扶重点企业缓释债务风险366.9亿元;推动辖内32家P2P网贷机构全部清退;清退不规范保险中介机构1807家,监督整改人身险行业问题1.3万余个。
在引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服务“三农”方面,黑龙江银保监局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精准滴灌“金融活水”。仅今年上半年,累计投放脱贫小额信贷2.55亿元,同比增长12.03%。截至5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9468亿元,占各项贷款37.5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以上。上半年,全省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966.37亿元,同比增长9.48%。二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端牢“中国饭碗”。今年提供备春耕贷款1637.01亿元,同比增长32.08%。三是创新“三农”金融服务。目前,辖内各大型银行和省联社7家机构投产使用涉农线上产品26款,三年累计发放贷款2701.2亿元,涉农贷款利率从最高时的7.65%下降到目前最低3.85%。
广西:化解不良资产3200多亿元
任庆华表示,十年来,银行业资产规模连续跨越三个万亿元台阶,保险业资产规模跨上千亿元台阶,分别较十年前增长1.72、3.47倍。各项贷款年均增速13.83%、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保险业赔付支出年均增长16.32%、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2021年,广西各项贷款增速、保费收入增速等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2022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增速达28.74%、创8年新高,绿色融资规模首超4000亿元。” 任庆华称。
十年来,广西银保监局推动化解银行业不良资产3200多亿元,今年6月末银行业不良率降至1.25%的历史低位,低于全国0.5个百分点。同时,深入推进农合机构改革化险。农合机构整体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各项指标持续提升,呈现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
任庆华介绍,截至2022年6月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各项贷款余额6737.61亿元,同比增长26.41%。截至2022年6月末,广西银行业累计向1229家外贸企业发放贷款996.08亿元,同比增长38.8%,累计为1566家外贸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风险保障107.89亿元,同比增长12.8%。此外,在金融交流合作上,推动广西与各金融机构总部成功签订20余项战略合作协定,一批重大金融开放平台相继落地,带动了跨境融资与跨境保险的发展。
宁夏:保险业资产增长4.32倍
过去十年,宁夏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双双迈上万亿元级新台阶,达到1.14万亿元和1.09万亿元。各项贷款和存款实现倍数级增长,分别较2012年末增长了2.63倍和2.26倍。保险业资产增长4.32倍,保险深度由2.69%上升至4.67%,保险密度由968.62元/人上升至2912.29元/人,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先后引进、改制和新设金融机构50家,成为西部第二、全国第九个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的省区,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家数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了18.35%和40.27%。
在展现金融担当作为方面,过去十年,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7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3.1个百分点,存贷比高达113.9%,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资金洼地”效应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中,宁夏银保监局探索创新了一批成效好能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扶贫经验模式。截至2022年6月末,宁夏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52.3亿元,申贷获得率达99%。2016年至2021年末,“扶贫保”项目累计为宁夏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367.7亿元,支付赔款9563.98万元。
厦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78倍
孙晓明表示,这十年,辖内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倍,年均增速12.98%;各项存款余额增长1.7倍,年均增速11.66%;保险深度由3.3%上升至3.5%,保险密度由2532元每人上升至4619元每人;不良贷款率稳定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围绕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厦门“两高两化”建设情况,孙晓明介绍,十年来,金融助推厦门打造金融科技之城,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年均增长2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占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5.0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39.24%;厦门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78倍,民营企业贷款有统计以来增长45%;绿色融资余额增长近15倍,环境污染责任风险保障年均增长74.7%;参与治理“现代化”,发挥金融服务优势,全面参与社会治理,支持厦门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截至6月末,厦门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与RCEP国家投资贸易余额302.4亿元,较RCEP生效时增长80.66%。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达30.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孙晓明表示,厦门银保监局注重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这些行业的信贷供给,截至6月末,相关行业贷款余额7792.38亿元,较年初增长16.06%。同时,聚焦重点领域,截至6月末,辖内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32亿元;辖内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1923户,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546.74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90.57亿元,贷款户数8.36万户。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具体支持措施,推动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增强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助力新市民在厦门‘落地生根’。”孙晓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