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BI和大数据分析产品服务商思迈特软件Smartbi获C轮融资
思迈特软件(Smartbi)于今日正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光大控股旗下广州光控穗港澳青年创业基金。公司创始人兼CEO吴华夫表示,本次融资之后,思迈特软件将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并加强渠道建设与生态合作。
成立于2011年的思迈特软件是36氪持续关注的一家公司。其脱身于老牌BI公司广州菲奈特软件公司。菲奈特被东南融通收购后于2007年在美上市,又于2011年8月退市。当年在东南融通担任研发工作的吴华夫,带领20余人团队创办了广州思迈特软件有限公司。
如今,思迈特软件已经成立11年,定位于商业智能BI和大数据分析产品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产品矩阵覆盖传统BI、自助BI、智能BI三个不同的BI阶段。
谈及公司的发展历程,吴华夫向36氪介绍,思迈特软件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首先在2016年,思迈特软件正式自国有企业成为一家民营公司;另在2018年,公司开始大力投入研发,从传统BI走向智能化;而自2020年开始,公司启动了标准化变革,并在产品、销售、交付等环节均进行了标准化调整。
针对第三个节点,吴华夫表示,2020年起公司的重点拓客对象从大客户转为中小企业。也正因这一转变,思迈特软件也在产品、销售和交付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具体在产品方面,其表示,如今思迈特软件已经发布了SmartbiV10.5版本。与之前相比,新版本新增/优化了80+功能,不仅继续加强数据模型、自助ETL等数据准备功能,还打磨机器学习、交互仪表盘等功能,同时新增“指标管理”和“对话式分析”两个功能。
吴华夫介绍,如今思迈特软件的产品范围较为广泛,主要目标是希望通过这些功能,综合满足中小企业对BI的一站式需求。而新增的"指标管理"功能,是吴华夫眼中Smartbi区别于其他BI产品的重点。具体来说,Smartbi指标管理,是通过一个平台覆盖指标管理从定义、建模、调度、发布、展示的全过程,希望打破“业务提需求,IT做需求”的传统模式,通过业务深度参与,实现技术和业务的协同。
吴华夫进一步介绍,传统BI和现代BI的区别在于敏捷,但在传统模式下,业务和研发的数据指标协作无法做到快速。在此前提下,如果要让BI变得敏捷,业务人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不依赖研发进行数据加工。这种方式的问题是,业务人员依然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才能实现目标,存在一定操作门槛。而改变这类问题的另一方式是让业务人员可以参与进指标管理,"比如,业务人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指标需求,如果是原子级的基础指标,可以让IT帮忙做。但如果是可加工的,如毛利等于收入减去成本这类的指标,业务人员可以自行操作。"吴华夫举例表示,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提升效率,也可以使企业的数据得到统一。
而针对中小客户不知道如何定义需求,参与指标管理的问题。其介绍,由于公司深耕BI行业较久,已经在金融、制造业、政府、教育等数十个行业,4000+客户处积累了不少经验,所以可以将这些既有经验给到新客户进行参考。当需求确认,思迈特软件的ETL和BI的展示分析功能,也将在模版的加持下,以更标准的方式发挥作用。
而在"指标管理"之外,Smartbi的新增功能还包括"对话式分析"。这一功能针对决策者、企业管理者,可以以业务思维和业务术语,在PC端和手机端通过自然语言输入的方式快速展现出想要洞察的数据。公司介绍,这一功能基于自然语言分析NLA(简称NLA)技术来实现,可以降低分析门槛,让BI更加智能。
在公司整体进展上,吴华夫还表示,思迈特软件在专注于产品研发的同时,也在行业生态的建设上进行了持续布局,主要涉及渠道生态、用户生态、可信生态三个模块。在渠道生态方面,其表示公司在获琥珀资本投资后,已经建立起较成熟的渠道体系,去年的不少收入也来自渠道贡献。另在用户生态上,思迈特软件上线了麦粉社区,为用户提供服务平台,降低BI学习门槛。而在可信生态方面,公司已经华为、阿里云、深信服、新华三、达梦、麒麟软件、人大金仓等公司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可信生态体系,为政企及信创八大行业服务。
本轮融资之后,思迈特软件也将在产品打磨之外,持续在渠道、用户生态、可信生态方面发力,并基于自身特点和定位,让BI更加"普惠化"。
关于投资:
光大控股母基金董事总经理张琤:商业智能BI和大数据分析市场在政策利好下,将迎来两大重要机遇——软件国产化、合作国际化,我们看好这个赛道的高成长性和潜力。思迈特软件的核心团队在企业数字化领域有超过20年的研发经验,产品矩阵覆盖传统BI、自助BI、智能BI三个不同的BI发展阶段,满足企业在不同场景下的BI需求。还服务了众多五百强企业,已经成为国内BI领域的头部企业。我们期待与思迈特软件携手推进商业智能BI和大数据分析市场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