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出台专项治理通知 煽动恶意投诉等“债闹”行为将被严惩
打击代理恶意投诉政策再升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重点开展“征信修复”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通知》),将对假借“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名义招摇撞骗,通过虚假宣传、教唆无理申诉、材料造假、恶意投诉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市场主体进行专项治理。
(来源:发改委官网截图)
《通知》指出,目前我国信用服务领域一些失信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行骗,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扰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局。一直以来,都有债务人反映,他们在所谓代理维权组织唆使下,试图通过恶意投诉逃避债务,非但没能成功,反而落入黑产人员布下的陷阱。
征信修复、非法代理投诉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银保监会通报,2021年二季度,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84424件,其中不乏代理投诉人员煽动策划的情况。业内人士统计,市面上涉嫌教唆债务人债闹的代理维权机构、反催收中介及花样繁多的个人债务重组公司、征信修复公司在过去一年增长了10倍,造成财产损失达数百亿级。
在这些机构策划煽动下,失信、恶意投诉、逃废债现象愈演愈烈,朝着“债闹”方向发展,不仅伤害债务人本人利益,也造成大量行政和监管资源浪费;让从业平台背负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和舆论压力,推高了全社会信用成本,不利于推进普惠金融。长期来看,失信之风将蔓延到其它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影响社会稳定。
针对这一问题,监管和执法部门层层加码,形成高压态势。2020年,“打击恶意逃废债”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表态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强对“反催收联盟”等违法违规网络群组的治理,首次将“反催收联盟”明确定义为“违法违规组织”;去年以来,辽宁、北京、海南、湖南、广东、山西等多省市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了关于打击金融领域恶意投诉的相关通知,采取专项行动;近日,两办发文提出要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健全债务违约处置机制,依法严惩逃废债行为。
行业也在积极行动。前不久,马上消费、平安普惠、招联金融、乐信等十余家机构联合成立全国首个打击金融黑产行业共享互助组织——“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该联盟将聚焦恶意逃废债、恶意代理投诉、违规修复征信等行业痼疾,建立打击金融黑产合作平台,定期同步金融黑产的打法套路、“问题客户”的预警防范信息,组织研讨金融领域黑产现状和应对策略,共享黑产人员信息,力争成功打击一批典型案件,净化行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