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行业政策环境利好 国家大力鼓励跨境电商发展
总部位于上海的跨境电商独角兽洋码头近日宣布,针对平台账户开启的自查合规行动进入攻坚期,最近半年洋码头共处理违规买手账号超过2000个。
据洋码头平台合规负责人介绍,此轮自查合规行动自2021年4月开始,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8月,自查完成后,预期平台运营及交易规范性将得到大幅提升,也将进一步符合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洋码头此次自查方向包括境外店铺主体自查、境外资金账户自查、历史订单交易自查(包括涉嫌质疑售假投诉订单)、物流自查等。针对排查出的违规账户,平台将采取限流、限制提现、关店等整治手段。
自查合规期间,洋码头发现违规行为主要源于买卖经营账户。跨境电商监管办法明确要求跨境电商主体必须是境外主体,经排查,部分国内商家为了在洋码头平台开店,违规买卖境外账户,存在境内经营主体的违规问题,严重的会涉嫌走私和洗钱等行为。此外,还有少数买手订单出现物流轨迹造假情形,存在刷单、售假等嫌疑。
据介绍,洋码头开启此轮合规自查行动,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正在筹备境内上市事宜。自洋码头拆除境外架构、股东控股框架落地国内后,按照上市合规要求,洋码头已联动多方监管部门开展沟通和探讨,针对境内境外交易链路、国际物流轨迹,以及境外入驻商户主体核实结算、跨境交易真实性等进行自查及合规性改造。另一方面,近两年市场快速变化及竞争加剧,对跨境电商平台及商家运营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老牌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若想在未来竞争中不掉队,必须加大平台的合规治理和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市场变化及政策监管要求,近段时间,国内众多互联网平台都加强了对平台内账号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尤其是涉及商品交易及宣传的平台。比如,2022年1月,快手对宠粉诈骗、私单交易诈骗、仿冒诈骗、兼职诈骗等内容和账号进行了专项治理。2月17日起,小红书启动新一轮虚假“种草”治理,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27个城市和地区新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完善综试区评估和退出机制,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
艾媒咨询报告认为,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政策环境利好,国家大力鼓励跨境电商发展。各跨境电商平台在政策利好期应注重完善自身跨境贸易供应链,也需加强行业自律,对商品质量严加把关,提升自身服务水准,打造良性生态,推动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