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价一味上涨行得通吗?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的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电影”类负面信息205819条,舆情吐槽主要指向票价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达到52.8元,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影院,有的单场IMAX 2D厅黄金档票价甚至达到了179元。高票价让许多有观影意愿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春节期间,观影人次较去年同比减少近5000万,总票房同比下降23%。
显而易见,面对影院根据经营情况自主提高价格的行为,不少消费者选择了不再为高票价买单。虽然影院调价是市场行为,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以及背后存在的隐忧已经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许多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电影票价对观影人次的影响已经达到拐点,指望靠一个春节档来满血复活,无异于杀鸡取卵。对此,2月3日,电影局罕见发声,称“高票价影响了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观众负面情绪反响强烈,国家电影局对此高度关注,请各影管、影院迅速调整,科学定价”。
消费者不再愿意为电影的高票价买单,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们进行消费,首先是基于自己的消费能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在2021年的整体效益略差,一些单位员工收入减少、薪资缓发,这让观众更精打细算,对影片此时“非刚需性消费”的涨价格外关注。一张四五十元的电影票,人们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当票价动辄百元上下时,不少人就会直呼“我不配”。除了票价客观上涨之外,让人们对涨价现象出现强烈逆反情绪的原因,还有觉得电影内容不值票价。近年来,一些噱头十足但质量不高的电影,让观众觉得被坑怕了,决定等评分出来再做决定,所以在影片上映前期的观影热情也不高。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电影局呼吁降票价,院线也进行了响应,2022年春节档期间平均票价持续下调,但总体来看下降的幅度不大,依然高于往年。对于电影票价格上涨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无疑是票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但在疫情导致高票价的逻辑背后,还有很多值得警惕的地方。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制片方、投资方、院线等多方只瞄着春节档电影票房这一个指标。在票房成为了单一指数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票房总量,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提升票价。这凸显了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成熟。通常国内电影行业寄希望于一些爆款电影,不断追求大制作、大明星,导致电影投资越来越大,越发依赖于票房回收。
数据显示,电影票价确实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根据拓普《2021年电影票价研究报告》,2017—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由34.42元涨至37.11元。但随着票价的提高,上座率也不断下滑,从13.22%直线下降至10.78%。这表明,我国电影产业单纯依靠票房的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中消协所说,电影市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迫使影院通过提高票价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窘境,从产业短期止损的角度来说或许可以理解,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在此情况下,中国电影行业应积极提高影片质量,创造出更多观众愿意买单的作品,同时还要在国内院线上映之外,探索视频网站播放以及电影出口等多样性创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