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如何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时间:2021-09-09 17:59:18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比较优势。从内生增长动力来看,202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9%,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2.6%、23%,两年平均增速均为4.4%,表现出我国内需市场的强大韧性,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强劲支撑和回旋余地。

然而,在看到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供给侧的快速复苏相比,需求侧的恢复一直相对滞后,且不同消费领域之间存在明显分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就好比自行车的前后轮,需要通过后轮来推动需求、创造需求,用前轮来引导供给、把握供给,在互相促进中达到供需两端新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动力。

第一,提高供给质量,增加有效供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愈发明显地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居民消费结构已经由生存型为主逐渐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为主转变,整体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释放消费升级产生的内需市场潜力,需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在商品消费领域,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减少低端无效供给,推动存量供给优化升级。在服务消费领域,教育、文化、旅游、养老、体育等多方面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直播带货、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时,要着力提升中高端服务消费供给水平,推动增量供给创新发展。在教育、医疗、养老等与民生福祉关系密切的领域,需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进一步降低家庭的支出不确定性,让人们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第二,扩大农村消费,激发农村市场活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分别为10.7%和14.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4566元和7464元,实际增速分别为16.0%和19.7%,农村居民消费增速高出城镇居民3.7个百分点,展示出农村消费市场的强大发展后劲。农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不仅表现在消费总量的增加,还表现对消费品质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家电下乡的推进和政策红利释放,农民对于绿色、智能、环保、健康类大件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汽车、高品质家电、健康类商品等耐用消费品的购置和换新需求将成为农村消费新的增长点。扩大和培育农村消费,重点在于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区域城乡之间要素、商品和服务流通的堵点,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县(区)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网点相结合的农村三级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搭建农村的农产品“进城”和城镇的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推动形成工农互促、优势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形势。

第三,倡导健康消费观,形成良好消费氛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负债消费、超前消费。根据《2020年度中国杠杆率报告》,2020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为62.2%,比上年上升6.1个百分点,且连续12年持续攀升。此外,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部分农村地区的“天价彩礼”和名目繁多的人情宴请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需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科学理性消费的良好氛围。

第四,优化消费环境,完善监管激励机制。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增加有效供给,要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完善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激励机制。从生产端看,强化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等违反市场秩序行为,才能逐步塑造国内品牌高端优质的新形象,吸引流失海外的购买力加速回流到国内。从消费端看,建立和完善消费信息共建共享机制,能够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此外,完善消费者维权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消费投诉纠纷事件处理效率,有利于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