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长寿时代,不妨优雅地老去!

2021-08-04 19:26:23

 

来源:中国网财经

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采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三次结构性变迁。每一次跃迁,人均预期寿命和总人口规模都形成一种均衡。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均衡稳态的社会形态也逐渐清晰,这便是长寿时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总人口为13.7亿;十年过去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共14.1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超过13.5%。预计到2022年左右,这一数字将达到14%,触及深度老龄化的国际标准。到2045年,老龄人口占比将超过25%。

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老人的寿命也在增加,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一跃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简单一句话,不仅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更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如何让长寿时代的老人们优雅地、有尊严地老去?有人曾描绘出一幅未来“中国式养老”的美好图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如今,这样的养老方案在泰康之家医养社区实现了。

文化养老

2021年7月18日,泰康在长三角布局的首个旗舰养老社区,也是上海唯一一个超过千人(1300人)入住的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申园迎来了开业运营五周年。

泰康之家·申园的“居民”以大学教授、医生、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士为主,其中包含5位院士。本科以上学历的长辈占比超50%。同时,社区还有400多位党员,平均党龄52年,最长党龄76年。此外,申园“居民”中有清华、复旦等19个大学校友会,约有300多位校友抱团养老。

“我当初被申园吸引,就是因为看到了活力中心的那架三角钢琴。”今年71岁的曹金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17年,她和爱人来申园考察,当天就拍板办了入住,“真的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有老人在里面游泳,旁边还有打桌球的,有躺在沙发上看书的,还有弹钢琴的,一点都不像养老院,简直是享老桃花源。”

自开业以来,“文化养老、活力养老”就一直是泰康之家·申园着力打造的特色——“开门尽是笑脸,醒来必是节日”。

五年来,申园的长辈们创作了《申园长者话人生》《申园印象》《申园随笔》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书籍,将海派文化带到了申园。同时,申园旗袍秀等海派文化的代表节目也走出去,与社会链接互动,为其他长辈带去了欢乐。

在申园,居民自发组建了39个乐泰俱乐部,满足老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话剧社、合唱团、管乐团一应俱全。此外,申园乐泰学院还开设了35门不同的课程,包括书法课、数独课、形体芭蕾舞课等,有48位居民主动担任课程教师,生动诠释了“文化养老、活力养老”的价值内涵。

医养融合

独特的医养融合模式是泰康之家深受长辈青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泰康之家在全国各地社区的一样,泰康之家·申园通过创新打造“一家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融合模式,配建了二级康复医院,为居民筑起“急救—慢病管理—康复”三重防线,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具体来说,申园康复医院共有三大中心、两大体系作为支撑。三大中心分别是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中心、体检健康管理中心,两大体系则是急诊急救体系和慢病管理体系。

此外,社区1+N多学科照护团队紧密协作,每位长辈都有自己的多学科专业支持团队,包括管家、社工、医生、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文娱活动师、营养师等,形成多学科的专业照护服务。

2017年,郑天贤的老伴又被查出肠癌,身体每况愈下,数次在房间摔倒。有一次,她的老伴摔倒在卫生间,头上血流不止。拉绳报警后,3分钟内医生、护士、管家和保安赶到房间实施抢救,最终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与此同时,泰康大健康生态体系内的医疗机构,如冬雷脑科、泰康拜博口腔定期出诊泰康申园康复医院,医院也与周边的多家三甲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我们的护理标准是参照国际的模式来建立的,是多学科团队对它提供服务。”谈到护理、养老,上海泰康之家·申园康复医院院长陆臻表示,“很多老人选择泰康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它配了一个二级医院,我们护理的老人平均年龄82岁,日常是多重用药的现象,慢病管理是很有需要的。我们还通过医生、药师、营养师对他进行多维度的照护。”更核心的一点,很多老人有康复的需求,有些老人术后需要一些康复,居家养老很不方便。

“我们这儿每天只要下楼,就有专业的康复医师对他提供康复治疗。很多老人是推着轮椅进来的,通过3、4个月的康复,能独立生活。在我们护理区呆了三四个月,当他能回归独立生活的时候,又可以转到我们的独立业态区。”陆臻认为申园的独立生活区、协助生活区、专业护理区、记忆照护区,是泰康很有魅力的地方。

银发价值

泰康之家与其他养老社区最大的不同,是挖掘了老人们的“银发价值”。

“我们现在入住很多高级知识分子。首先我们要了解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和其他养老社区的差异点在哪里,我们考虑了,也做了一番研究,也出了我们自己的白皮书。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长辈希望他的价值被社会认可,价值被再创造。”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总经理肖欣慧认为,泰康提出来“银发智慧”是吸引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原因。

在泰康之家·申园居民自发成立了“乐泰理事会”,既增强老人的价值认同感,也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文化。申园乐泰理事会总共下设8个管理委员会,每个委员会各司其职。比如餐饮委员会负责监督每周菜单,管家委员会负责沟通居民的共性需求,还有最近新成立的政策委员会,负责研究国家的养老政策,和社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为了进一步满足老人们日益提升的精神和生活需求,五年来,无论适老化细节、社区的产品服务、居民的养老生活方式,还是智慧科技的应用,泰康之家·申园一直在迭代升级。

为了不让菜品单调,申园接连开出了主打低油低盐、小锅菜、西餐等6家个性化餐厅。如今,申园即将推出第7家餐厅——家庭厨房,主打家文化。孩子来探望的时候,顺手带上一些食材,既可以到家庭餐厅动手烹饪,也可以请大厨帮忙制作,畅享一顿“家宴”。

观念改变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日本是亚洲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老人和子女分开生活,各自独立、互不干扰是一种社会常态。一方面,得益于其国内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介护和医保制度,子女不必为父母养老发愁;另一方面,老人也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更喜欢和同龄人相处,将余生优雅地过完,很多身体健康的自理老人也选择去养老院安度晚年。

而中国随着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在悄然转变 ,且这一养老观念的转变与老年人的性别和文化程度无关。养老观念的变化使老年人的幸福感指向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一定要与子女住在一起安度晚年才能幸福。由此导致老人对养老居住方式有了不同的选择,进而在养老机构养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像泰康之家·申园这样有着良好医疗保障的养老社区,能有效解决目前“在医不能养、在养不能医、在家照护不专业”的养老困局。

当然,社交也是老人们摆脱家庭局限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实退休以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很多老人随着年龄的变化会越来越孤独,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度甚至越来越低。老人更需要的是建立同龄网络,在集体中找到自身价值。

单凭这一点,泰康之家·申园率先在申城成功实践出了一条满足高品质养老需求的道路,为长三角养老产业发展树立了可供借鉴的标杆。

“改变中国人的养老方式和养老观念,让中国长者优雅地老去”,这是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创办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初心。而在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里,这一梦想已然照进现实。作者:杜衡 (以上图由泰康集团提供 授权给中国网财经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