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手机快充为何成为品牌“自留地”?

2021-07-11 19:04:29

 

来源:投资界

“现在手机充电真的快,早上刷个牙、洗个脸的功夫,电就冲了一半了。”随着手机快充技术的发展,不少人都有上述体验。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中,快充技术被放到很高的优先级上,从早期的18W到前几年的65W,现在市面上甚至出现了120W的快充,充电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但充电速度的变快,也并非没有烦恼。一部支持快充的手机,往往需要借助原装充电套装才能达到所宣传的充电功率,手机既认头又认线,如果不匹配,充电效率将大打折扣。如果出门在外也没有携带原装充电器,充电时间将大大延长。5月底,为了解决各大手机品牌之间快充不能兼容的问题,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推动各个快充协议之间的兼容。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小米、OV国产四大头部厂商也是这一《规范》的共同发起者,而且还得到了荣耀、瑞芯微、立辉科技等多家终端厂商和芯片厂商的支持。而实际上早在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就联合发布了《移动通信终端用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办法》,规定了手机快充的安全性能、电器特性、可靠性等标准。那为什么此前快充制式的统一会面临重重困难呢?而此次《规范》的出台又是出于何种原因所致?手机快充为何成为品牌“自留地”?在《规范》出台前,国内的手机快充市场可用“诸侯混战”来形容,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发展自家的快充技术,而快充技术也被手机厂商放在了较高的优先发展级上。华为于2015年发布Mate 8时附带的充电器支持18W快充,官方称之为QuickCharge技术,这一充电功率在当时算得上是主流;2019年,Mate 9搭载的快充功率已经达到22.5W,这一次不同的是,除了官方的快充头,升级版的快充还配合了一条5A的数据线,也是充电头和数据线的双升级;近一两年,华为手机的快充功率已达40W,但仅从功率层面考量,在主流国产手机品牌中称不上快。OPPO和小米均可称得上是发展手机快充技术的“先锋派”,不同的是,OPPO更多地体现在发展时间上,而小米则在发展速度上更胜一筹。2014年3月OPPO在当时发布的Find 7中率先运用了VOOC快充技术,推出了功率为20W的快充,可以说是国产最早自研快充技术的手机厂商;2019年9月推出了65W的快充,「充电五分钟,开黑两小时」成为OPPO快充技术新的代名词;去年7月,充电功率已上升至125W,可以比肩最新的笔记本快充功率。而与OPPO相比,小米没有赶上最早一班车,但在发展快充技术上却有一股后来居上的“狠劲”。6月初,小米发布了「200W有线」和「120W无线」快充技术,以电池容量4000毫安的小米11Pro为例,使用200W有线快充将手机充满仅需用时8分钟。实际上,小米的快充技术直到2018年前还都落后于友商,但从2018年小米9的27W到今年6月的200W,小米仅用了3年就后来居上,完成了技术上的大步跨跃。从现象回归到本质,为什么各大手机厂商均在不遗余力发展并升级手机快充技术呢?首先,在手机厂商自研快充技术之前,智能手机的充电技术大多数是由手机芯片供应商所主导的,诸如高通的QuickCharge、联发科PumpExpress。若手机要实现快速充电,除了手机本身具备快充功能外,关键在于充电头和数据线的设计,充电头内部和数据线接口都含有SoC(系统级芯片),这类芯片也是由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公司所生产。但从长期来看,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为了尽可能地涵盖更多的手机厂商及其生产的手机型号,快充技术的参数设计必定是较为保守的,由于不同厂商手机配置、型号的差异,最终的表现是某些型号手机充电速度较快,另一些型号手机充电速度则较慢。因而为应对该问题,手机厂商自研快充技术成为一个解决之道。其次,智能终端设备充电器也是一个不断在增长的市场。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有线充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14.31亿美元;与此同时,快充充电器在充电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未来将不断上升,预计到2022年占比将达到24%,快充的应用场景也将从智能手机扩展到更多的智能终端设备。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自然也想把这块市场捏在自己手里,于是在快充技术上实行私有协议,私有协议能够巩固品牌壁垒,实现品牌的差异化。而给消费者带来的最直观体验就是,充钱设备必须与智能设备归属于同一家品牌,才能发挥最大的充电功率,而第三方充电器往往只能提供兼容性的快充,或根本无法支持快充。除此之外,围绕私有快充协议开展商业授权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回报。具体而言,第三方配件厂商若想要生产某一手机厂商数据线,则需要先缴纳专利授权费。当用户数量足够庞大,这也是一笔长久的收入来源。例如,OPPO在2019年就开放了其VOOC快充生态,并将其技术授权给了品胜、安克、倍思等配件厂商。那么,此次在手机快充制式上的统一,会破坏手机厂商们的“生意经”吗?而国内的几大头部手机厂商又为何牵头统一快充标准呢?“群雄混战”时代为何迎来终结?2014年可以看作是国内手机厂商实行快充私有协议的起点,而在彼时,恰好又是智能手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时期,快充私有协议可看做是手机厂商在巨大增量时期的“圈地运动”,并建立“围栏”以培养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而7年之后,快充技术标准的统一带来的显著变化,「智能相对论」认为这将对两方主体而言是利好因素。一类是普通的消费者,无论今后是用的小米、华为,还是OPPO、vivo,只需携带一个充电器即可,无需重复购买不同品牌的充电器,用户的消费和日常使用体验将得以提升。另一类是对于设计充电IC的厂家来说,由于充电标准不统一,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研发通用快充电源芯片和配件的风险和成本相对高昂。而在统一后充电器的设计将变得更为简单,无需再考虑兼容下游不同手机厂商的私有协议,同时充电器的生产时间也将有所缩减,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程度减少成本的投入。而将视线聚焦到手机厂商,如前所述,快充技术标准对其利益或许是一定程度上的损害,而为什么华为、小米、OV国产四大头部厂商又会成为《规定》的发起者呢?「智能相对论」认为,这既是有意为之,又可称得上是无奈之举。在此项《规定》出台之前,业界对于统一快充协议就已经有所行动。2017年初,USB-IF标准化组织对于快充技术制定了一个统一标准,即PD(Power Delivery)协议。随后,谷歌规定安卓7.0版本手机的快充必须要满足PD协议,而PD协议的形成也更像是在吸收部分头部厂商的经验后共同研制的一套标准。但是在国内,PD协议却没有被主流手机厂商们所重视。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已经进入“内卷”阶段,出于生态构建的考量并未严格遵守该协议。但未严格遵守并不代表不遵守,Google当时规定Type-C接口手机必须支持PD协议,国产手机的做法是把PD协议下的充电功率普遍控制在10W出头。但是4年后的形势有变,曾经作为PD协议补充协议的PPS正在变成主流,PPS协议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将充电时的热源转移到充电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机在接受快充时的发热发烫问题,此外还能够根据充电时间、温度精细调节电压。向市场优胜劣汰后的先进充电协议靠拢,或许也是实行私有协议手机厂商们的无奈之举。此外,从政策层面而言,欧盟早在几年前便对境内销售手机的快充制式进行了统一规定,「智能相对论」认为国内在未来也将朝着这一方向行进,这不光是出于方便统一监管的需要,也是践行绿色环保的举措。为什么说又是主动为之呢?「智能相对论」认为虽然智能手机的增量空间在缩小,但智能终端设备的总体产量和销量在未来都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而一个个体所使用的的智能终端设备不太可能是同一家品牌,例如,某人可能手机用的华为,平板用的是vivo,智能门锁和智能厨卫用的是小米。也就是说智能终端设备数量和运用场景的扩展,对于快充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智能手机,而打通此前构建的充电协议壁垒,也将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治博弈的真理放在手机快充协议上也同样使用。而作为手机厂商,如何不落后于行伍将是一次考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