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银发族” 银行升级养老金融 养老产品怎么选?
近期,不少银行升级了养老金融战略,从存贷、理财、健康、服务等多个维度,打造针对“银发人群”的专属服务体系。对于大型银行集团来说,整合旗下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资源同时发力养老金融,也是大势所趋。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比2010年上升5.4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必须有力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近期,不少银行升级了养老金融战略,从存贷、理财、健康、服务等多个维度,打造针对“银发人群”的专属服务体系。对于大型银行集团来说,整合旗下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资源同时发力养老金融,也是大势所趋。
6月16日,交通银行在沪召开“交银养老”服务品牌发布会,推出“交银养老”金融战略行动计划20条,交行董事长任德奇在会上称:“围绕养老市场发展新格局,整合集团全牌照资源,不断创新养老金融服务供给。”
而在养老金融这条赛道上,多家银行此前已经给出方案。比如建设银行构建的“养老金融生态圈”;中信银行提出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享、老有所游”六大目标;中国银行建设“养老金融特色网点”;以及6月16日同样在沪的上海农商行推出养老金融服务品牌——“安享心生活”,优化老年客群金融体验。
非银金融机构中,险资从2015年就开始打造养老社区,比如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养老社区,重点布局北上广,部分园区已经实现盈利。
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表示,虽然泰康的高端养老社区200万的门槛在当时颇有争议,但也是满足老龄群体多层次需求的一种方式,只要回报和风险控制没问题,银行系子公司也愿意参与其中跟投。
养老目标基金不会高风险高收益
在养老理财赛道上,此前曾经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惋惜的情况:民间不规范的养老产品层出不穷,明目张胆搞庞氏骗局的山寨金融机构、所谓“理财公司”骗取了不少老年客户的钱财。归根结底,其中重要一条原因是正规军入场缓慢,养老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在交行的20条养老金融战略行动计划中,值得注意其中第八条:创新长周期养老财富管理。集合集团内外资源为“未老”和“已老”人群对应研发丰富多样的理财、基金、保险、信托产品,以适配不同风险、收益特征,拓展养老财富管理在投资、给付、传承、保障等方面的内涵,提供一揽子智慧养老财富管理方案。
这就意味着,交行旗下多个子公司共同参与养老产品供给,其中保险因为具有保障功能与理财和基金有所区别,那么养老理财和基金是否会形成竞争?
此前受监管部门窗口指导,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的名称中不得含有“养老”二字。下一步,若发行含有“养老”字样的理财产品,需获得监管部门许可。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是为推动养老金融改革和发展,未来会有专门的养老型理财产品,其规则、标准等需要统一,因此暂时不让银行理财产品冠名“养老”。
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于养老需求的理财子公司产品早就在“货架”上了,目前的定位是“适合于养老人群投资的产品”。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和兴银理财都有类似产品。
至于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区别,交通银行同业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表示,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分别是22万亿和26万亿规模的庞大市场,两个市场客户的资金期限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不同,银行理财目前还是中短期(6-12个月)的期限为主,未来会逐步发展5-10年等更长期限的、适合养老的理财产品,这也是监管鼓励的方向。另外,两者之间采用的策略有所不同,银行理财以固定收益型产品为主,养老目标基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但养老目标基金也不会设计成高风险、高回报的形式,还是会设计成平稳增长的类似银行理财曲线的类型。
对于如何改变客户的短期投资习惯,并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交银施罗德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养老投资实际上贯穿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了促使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一方面加强投资者教育,另一方面在产品布局上凸显长期特点。比如旗下两只养老产品,一只是一年期,还有一只是三年持有期的,通过最低持有期来降低赎回频率。对流动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可以购买持有期一年的产品,对流动性要求低的客户,可以购买最低三年持有期的产品。
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提速
理财和基金发力“银发经济”,这也符合发展养老金体系第三支柱的应有之义。
中国养老金体系三大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与国际对比,我国养老金体系中,第一支柱占比较高,超过70%,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提供最为基础的生活保障,难以满足更高水平的生活需要。
目前第二、第三支柱发展相对不足,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受制于经济承受能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入企业年金机会较小,迫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建设更加急迫。备受各界关注的第三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中。不过从大趋势看,作为重要补充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需求势必增加。
银保监会也多次强调,引导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稳妥转型,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在优化金融产品结构和机构体系的同时,为资本市场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牢基础。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16日也表示:“银行业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夯实政府管理决策定位。当前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发展还不均衡,与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他建议,为了助力银行业创新发展,可以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作为现有一、二、三类银行账户以外的单独账户进行管理,支持全流程现代化,将商业银行提供个人投资工具,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