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人才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 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1-04-24 21:43: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每逢毕业季,就业总是热门话题,甚至随时冲上热搜,就业难、就业不易、大学生当外卖员、博士生去社区工作等新闻泥沙俱下,让人目不暇接。教育焦虑,就此蔓延开来,困扰着很多年轻人。

在讨论就业之时,总有一些不一样的视角,比如社会学的角度。最近,据央视报道,中国急速壮大的互联网服务产业,如同一块迅速膨胀的海绵,正吸纳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有位外卖送餐员表示,“宁愿外卖拿三四千元的工资,也不愿意去厂里拿五六千元的工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业务从业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的疫情更是加剧劳动力产业间的移动,某平台曾公布数据: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虽然专家表示,“这个劳动力群体的转移,实质上是从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转入到服务业中同样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快递外卖行业。”但无法否认的现实是,相比起互联网行业的“人才红利”,制造业则遭遇了不小的“人才困境”。在制造业里面,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等现实问题,的确是客观存在的。而这对制造业本身,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一个值得拷问的现实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灵活就业而不是去工厂上班?这背后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一些新兴行业,虽然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全覆盖,但只要自己努力,多劳多得,工资收入还是不会太低,而且就业门槛比较低,不需要长时间的技能培训。第二个原因,则是相对的自由。一些新兴行业可以不用朝九晚五,不用被老板训话,不用担心上厕所的时间太长被质问,不用担心考勤太差被扣钱,不用忧虑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相对灵活自由一些,外卖员、滴滴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兴行业,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

制造业招工遇冷,互联网就业火热。这一“冷”一“热”之间,折射的是大时代变迁下人们就业转念的转变。曾几何时,进工厂是一代人的梦想。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大地,世世代代耕田种地的农民纷纷选择进城打工,这是中国“制造工厂”的主力军,他们也曾撑起制造业高地的半壁江山。

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选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们热衷的行业,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近年来,制造业“招工难”的背后,也有着现实的焦虑,那就是流水线工人未来被机器取代或是大势所趋。牛津经济研究院在2019年6月发布的报告《机器人如何改变世界》中指出,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到2030年,全球制造业就业人数将因此减少2000万人。这样的研究报告,震撼人心。这般现实下,大众从此前的热衷“进工厂当工人”到如今中意的新兴行业,便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制造业的“人手紧缺”,“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对此进行了炮轰,“当下年轻人宁愿去做物业保安,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工厂了,这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年轻人不能老是去送外卖!”这样的说法,其实也证明了企业家的一种担忧。

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统计,预计到2025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这般现实再次证明了一点:大量人才从制造业往外的迁徙,的确会带来一些现实的隐患与风险。但对制造业来说,若想留住工人,找到更多工人,光靠抱怨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都会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在选择工作上更是如此。对年轻人来说,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只有一份工作能满足他们的相关需求时,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正所谓留人先留心。

眼下,面对劳动力从制造业向互联网行业迁徙的现实,强行的纠正、扭转,只会物极必反,这就需要理性认识与看待制造业劳动力需求结构性下降的现实。这种劳动力的迁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是科技进步的必然。对此,我们不能逆势而行,而应顺势而为,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接供需两端的关系,积极顺应劳动力流动的趋势,疏通劳动力转移的渠道,降低劳动者摩擦性失业的风险,提高就业效率,这是对劳动者的一种保护。

此外,因制造业事关重大,被誉为实体经济的“脊梁”,有关部门也应积极行动。一方面,需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用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弥补产业链下端劳动力的流失,这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体现。部分制造业工人的迁徙,在短时间内还是会带来工位缺失,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但这只是一种阵痛,也是对企业加快创新、转型的一种倒逼,这背后,政府部门的“有形之手”或许可以与市场的“无形之手”联合起来,共同帮助企业实现平稳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既然人才的流动与迁徙是个人选择的决定,那么也可以尝试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优化工作环境、打通晋升通道、让技工得到更多社会认同与社会尊重等方面发力,让这一行业的人才有更多的盼头,乃至实现“人才倒流”,成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

人才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大命题,需要各方建言献策、形成应对合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制造业渡过难关,迎来新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