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加速驶入商业落地“快车道”
10月15日,在“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表示:“我们的愿景目标是,到2050年,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预计氢能占比将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将达6000万吨,我国将进入氢能社会。”
刘小诗认为,从全球角度讲,至2030年左右,部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车型将有望在多种使用场景中具备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优势。现阶段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购置和使用成本仍然过高,需要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扩大规模,均摊成本,在业务起步阶段,应尽量保持多种商业模式(自营/租赁)的灵活性。
不过,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处于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离不开政策补贴。
此外,突破燃料电池及氢能核心技术以降低成本、开展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等也是关键环节;储运问题仍需解决,加氢站短期需要大量投入。
商业模式仍是关键
据了解,燃料电池技术具备高效率、零排放的特点,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2019年以来,各国明显加快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上的规划,韩国、欧盟、中国、美国先后发布了氢能燃料发展规划,加快新能源汽车及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进程。
经过多年研发与积累,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和进展。“在燃料电池领域,我们现在的自主技术已经具备了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条件。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技术和装备的成熟度上,我们的自主技术,还缺乏大量验证,还不够成熟。”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基于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广阔前景,近期以来,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利好政策也频频发布。
例如,今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以奖代补”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落地,补贴上限17亿元,并明确向商用车领域倾斜。
10月15日,工信部指出,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报批发布工作,明确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江苏、天津、山东等多地政府也在加速氢能与氢燃料电池示范区的建设。
尽管氢燃料电池产业“大热”,但大规模推广应用仍要解决诸多难题。“当前亟待探索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到目前为止,氢燃料电池产业都在依靠政府买单,政府大力推动,吸引企业进来。比如建设氢能示范城市群,确实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但这种模式很难做大。如果不能创造一种商业化运营模式,把社会资本引进来,很难实现规模化发展和降低成本。”张银广表示。
重卡有望率先商业落地
实际上,我国目前还处于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离不开政策补贴。此外,突破燃料电池及氢能核心技术以降低成本、开展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等也是关键环节;储运问题仍需解决,加氢站短期需要大量投入。
尽管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仍有较长路要走,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卡车领域或有望率先实现落地。
《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中指出,应注重促进应用新技术的车辆推广,探索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不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经济性,其中应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已有92家企业进入工信部的目录,涉及到的车型多达220款,其中主要车型均为商用车。
“氢燃料电池在交通领域推广以商用车为主,到2019年,国内接入平台的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占比为60.5%,公交客车占比39.4%。随着规模增长,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成本有望下降超过50%。”刘小诗表示。
在张银广看来,推广氢燃料电池,应锁定一些应用场景,并按照由简到难的次序推进商业化落地进程。
“近期,重型运输车和物流车的应用场景可能会率先展开。因为在石油替代和环境保护方面,它的社会效益会更大。下一步,可能在船用等其他行业应用,当购买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领域的应用就会打开。随着成本下降,其他应用场景的市场空间也会梯次打开。”张银广表示,从高端用户开始,逐渐过渡到中端用户,最终实现普及,应该按照这一由简到难的次序依次推动商业化落地进程。
渐受资本追捧
随着自主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建设更加完备,加上利好政策频出,氢燃料电池产业颇受资本市场追捧。近期,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的个股表现颇为活跃。截至10月16日收盘,中泰股份(300435,SZ)报收17.78元/股,涨幅超过10%;深冷股份(300540,SZ)报收24.12元/股,涨幅7.73%;金固股份(002488,SZ)报收8.93元/股,涨幅6.95%;厚普股份(300471,SZ)报收15.46元/股,涨幅6.25%。
对车企来说,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已成为争夺下一轮产业变革风口的重要任务。目前,长城、上汽、东风、金龙、福田等车企都已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有所布局,推动该技术商业化落地。例如,上汽集团日前发布首个“氢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至少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覆盖重卡、轻卡、大巴等商用车产品,并将适时推出全新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
此外,地方政府更是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等项目的招商投资。目前,华南、华中、华东、京津冀等地区已形成多个氢产业集群。
天风证券认为,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目前与2012年锂电池极为相似,政策自上而下支持,技术达到产业化条件,企业加快布局速度,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开启,资本市场投融资热度持续上升。与日本、美国相似,我国氢燃料电池产业有较大的增量,处在行业上升阶段,万亿级产业挖掘大幕已经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