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 全力发展“小店经济 ”
在2020年新年到来前夕,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聚焦步行街改造提升,优化商业环境促进消费扩大。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说,“要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形成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
“小店经济”能否撬动“商业巨轮”
进入2020年,从国际上的“擦枪走火”到国内“保六”的争论;从“勤奋”“实干”成为跨年演讲高频词到朋友圈中的新年flag多是“维持现状”——不难预见,“稳”字当头成为2020年从宏观贯穿到微观的一条主线。
为实现2020年预期目标,中央精准部署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和改革举措,以稳住经济增长。比如要求强化民生导向,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切实增加有效投资,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潜力。这意味着2020年围绕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已箭在弦上。而发展小店经济、提升步行街,则成为推进商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早在2019年8月27日,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就提出“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对步行街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建设等予以支持”;9月5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目标是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点培育30-50条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全国示范步行街。步行街客流量和营业额累计增长30%以上。
应当看到,自商务部2018年底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市王府井等在内的11条步行街以来,对消费拉动的作用非常明显。商业步行街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活跃夜间商业的交通配套等,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激活蛰伏的内需潜能也大有裨益。
发展步行街不能一拥而上,得因地制宜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个多百分点,如今已达6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多个……中国用很短的时间,走过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
而这样的速度,也压缩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问题的自我修复、自我适应的空间。比如城市空间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就不断涌现。有研究者指出,针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必须从规划、街道、产业、建筑、消费等诸多方面,理顺、整合原有的专业分支为城市建设服务。
当前,国务院就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加快便利连锁店发展、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拓宽假日消费空间等多方面鼓励消费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可期的。
值得重视的是,城市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果每一个局部的、临时性的政策都要全面执行,有可能会让一个城市的政策体系碎片化,最后导致目标的扭曲。也就是说,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身的消费领域优先发展。
首先,在符合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划定城市空间,支持具备条件的商业街区、城市活力中心区开展户外商业,产生“空间效益”。可以借鉴巴黎的塞纳河旧书市、洛杉矶的玫瑰碗跳蚤市场等,开设周末大集、周末文化展会等常态化或临时性的消费场所,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
其次,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结合各地气候特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结合城市空间改造,不仅发展夏秋季的户外型夜间经济,也要发展适合于冬春季的室内夜间消费空间。
同时,完善夜间交通、安全、环境等配套措施,让市民愿意走出家门去和城市亲密互动,以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打消游客的后顾之忧。
无论如何,繁荣城市商业,既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城市活力、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在电商无孔不入的今天,城市商业不再只是一种交易,更是“生活体验”本身。当个体时间被工作、网购、刷剧填满,生活中也缺失了重要的一部分。
城市,应该为多元生活搭建舞台,以鳞次栉比的小店、深藏美食的小馆,以图书馆、音乐厅、电影院,给予消费者在网络上难以满足的幸福感、新奇感、归属感,如此才能找到新的促消费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