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成为第一批晋级天猫百亿俱乐部的快消品牌
彼时有媒体报道称,三只松鼠在12月初收到匿名邮件,自称是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并出资500万元“合作”,不然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但三只松鼠选择了拒绝,并诉诸法律维权。
为准考证折腾了两回,三只松鼠这次终于要上考场了,在距离第一次冲刺IPO的两年多后,三只松鼠将在5月16日上会接受审核。
此前在2017年3月29日,成立刚满五年的三只松鼠正式提交招股书,但在半年后宣布主动中止IPO审核,据称是因为“签字律师辞职导致IPO中止”;2017年10月底,在更换律师并重新提交了更新的预披露招股书后,三只松鼠的IPO审核得到恢复,并定于2017年12月13日首发上会。
但就在预定上会的前一天晚上,证监会网站发布补充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此次上会安排被取消。
彼时有媒体报道称,三只松鼠在12月初收到匿名邮件,自称是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并出资500万元“合作”,不然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但三只松鼠选择了拒绝,并诉诸法律维权。
日销6.8亿元
三只松鼠最早是一家卖坚果的天猫店。凭借出色的品牌营销,和电商红利的高速发展,成立仅5个月时间,三只松鼠便在2012年的双十一中创下了766万元的销售额。
在2018年天猫双11的食品类top10榜单上,三只松鼠以6.82亿元的销售额、41%的同比增长率仍然排在第一位。第二名是茅台,再往后是良品铺子和百草味。
出生于1976年的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毕业于一家技术学校。毕业后,章燎原做过电工,在酒吧里端过盘子,开过小饭馆,也跑过黑摩的。
直到他当起了销售员,进入做山核桃生意的詹氏食品公司。在詹氏的九年时间里,章燎原一路从销售员做到了总经理,并在内部创立了在网上卖山核桃的“壳壳果”,当年的销售额就突破了2000万元。
眼看着公司仍然偏于线下不看好电商,章燎原决定放开拳脚,辞职创立三只松鼠。他也当真搭上了线上零售野蛮生长的风口,三只松鼠成为第一批晋级天猫百亿俱乐部的快消品牌。
到线上易,回线下难
三只松鼠的增长的确是高速的,截至2015年9月,三只松鼠拿到了来自IDG资本、今日资本等的四轮约3.3亿元融资,估值也达到了33.7亿元。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也就是从2015年起,三只松鼠扭亏为盈,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0.4亿元、44.2亿元及2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97万元、2.36亿元和2.4亿元。章燎原还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表示,三只松鼠在2017年全年的营收约为68.5亿元。
但招股书也显示出三只松鼠过于依赖坚果、过于依赖线上销售的问题。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坚果的营收占到主营收的88%、80%、70%及69%,而通过天猫实现的销售收入占比又分别为79%、76%、64%及55%。
对坚果的依赖可以通过推出花茶、干果、零食、果干等其他零食来缓解,但线下零售店的布局却并没有这么容易。想要在网购普及率相对较低的二、三线城市打开线下市场,三只松鼠在2016年9月在芜湖开出了首家线下体验店,并在随后设立了2017年开出100家、5年内1000家的宏大规划。
但由于追求速度、赶工期,三只松鼠开出的第三家体验店就出现了装修问题,对此,章燎原在公司大会上怒斥其为史上最烂工程,并带着管理团队前去“抡锤砸店”,开店速度也由此放缓。截至2018年10月,三只松鼠的线下体验店共开出45家。
存食品安全风险
虽然生意做得大,但三只松鼠本质上只是采购加工厂的产品、放到自己的网店上销售。根据招股书披露的其采购流程,对于进口坚果,三只松鼠会自主采购,然后让加工厂代为加工,对于普通坚果及其他零食,则从材料到加工均由其他企业完成,三只松鼠只能进行质量检测、产品筛选及分装。
但在这种模式下,食品安全的风险有时不可避免。在招股书中连续多年被列为三只松鼠主要供应商的杭州鸿远食品有限公司,就曾在2018年12月因生产、销售不合格的松子,被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5万元的行政处罚。
而在2017年,三只松鼠销售的产品更是被“实锤”存在食品安全问题。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三只松鼠出售的开心果霉菌超标,随后三只松鼠召回了不合格产品。10月,安徽省食药监局又通报称,三只松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未按规定对采购的食品原料进行检验,被处以5万元行政处罚。
而在招股书中也显示,从2016年年中至2017年8月,三只松鼠被14名消费者起诉,食品诉讼涉及卤藕、雪菊、冻干柠檬片、瓜子、和田骏枣等,索赔金额共计超过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