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农产品上行之争日渐由产品之争演变成供应链之争

2019-03-29 10:07: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农产品上行之争日渐由产品之争演变成供应链之争,希望地方政府抓住农产品上行的核心,积极培育本地新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毕竟,得供应链者得天下。”北京农业生态研究会执行会长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农村电商扩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和重组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重构了农产品产业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李建华分析认为,农村电商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农产品滞销、农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实现农产品上行的稳定供给,就需要打破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参与者众多、流通环节层级较多且层层加码、供应链节点的衔接不通畅等瓶颈问题,培育和完善新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

在李建华看来,新型农产品电商供应链要求供应链的生产、采购、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都要通过互联网去改造和匹配供需,要求短流通、短操作、配送及时,它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让需求信息贯穿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产品损耗、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客户的体验感。

“抓质量”:鼓励农产品深加工

与传统的销售渠道相比,农产品电商具备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了交易对象不确定的无效运输,缩短了流通时间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单次流通批量小、流通价值较低、单次物流成本高等短板,一旦由于质量问题发生退换货,对于电商企业来讲,则是无法承受的高成本,因此,农产品电商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

对此,李建华认为,地方政府一定要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监管机制和商务信用评价制度,创造电商发展的环境,保障网销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不合格的商品网上销售。同时建立抽查奖惩机制,提高本地经营主体和创业者的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重要的是,地方要支持本地合作社、创业青年等取得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SC)等资格认证,鼓励农产品深加工,向加工要效益,让非标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的商品,才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销售周期,突破农产品季节性和周期性的限制,提升市场占有率,让农户享受到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成果,真正让农产品上行成为一种现实和可能。

“拓渠道”:打破“信息贫困”瓶颈

李建华认为,农产品电商拓展了销售渠道,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精准对接,让农户突破交易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破“信息贫困”的瓶颈,了解真正的市场供需关系,跟上消费者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的消费升级要求。

同时,借助电商积累的消费者信息,可以进行预售农业、订单农业、众筹农业,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确定种植的品种和方式,提供有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与消费者确定了持续、稳定、长期、可控的新型供需关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降成本”:全冷链物流实现高效配送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发展农村电商面临着物流设施薄弱、运营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不愿配送、物流专业人才稀缺、物流企业资金不足的短板。而且,农村因为乡村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等问题,物流快递在及时性、可靠性、服务水平、快递时间、快递成本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与客户期望值存在差距。“农产品上行要想更进一步,必须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李建华说。

李建华分析,由于农产品鲜活性特点,要加快建设适应农村产品电商发展的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发展产地预冷、冷冻运输、冷库仓储、定制配送等全冷链物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将物流企业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集散地。同时要积极推进条码、智能标签等自动标识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打造智能配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物流可查和准确高效配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