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YBOX COFFEE“自烘焙”消费新噱头欠缺专业
“自烘焙”近期渐成咖啡市场的高频词汇。精品咖啡品牌GREYBOX COFFEE将于3月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开设ROASTERS烘焙店,并将自烘焙咖啡豆作为招牌。业内人士表示,烘焙后的咖啡豆不宜直接冲煮,而是需要放置2-3个月,实际上,咖啡店推出这种“自烘焙”的消费新噱头是不专业的表现。
随着咖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咖啡品牌需要开辟新的出口获取红利,差异化布局似乎成为出路之一。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GREYBOX COFFEE北京首家ROASTERS烘焙店即将于3月在东方新天地开业。ROASTERS烘焙店与其他门店的区别在于其咖啡豆是由自家工厂烘焙而成运送到店内,并且建立咖啡教室,将咖啡豆烘焙机搬到店内,消费者可以直观咖啡烘焙细节,还可以学习体验制作精品咖啡。
在此之前,GREYBOX COFFEE就已经开始试水这种门店类型。2018年9月GREYBOX在上海推出了第一家ROASTERS烘焙店,北京此家店是继上海和武汉之后全国第三家ROASTERS烘焙店。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大众点评GREYBOX COFFEE上海ROASTERS店看到,有部分消费者对于咖啡的口感表示质疑。
对于“自烘焙”咖啡的质疑不只来自于消费者。一位咖啡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实际上咖啡品牌推出现场自烘焙咖啡豆后即刻现场冲调,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表现,咖啡豆是需要有一个沉淀过程的,至少放置2-3个月的时间。
实际上, GREYBOX COFFEE自烘焙的玩法,在咖啡品牌中并非首例。去年12月,太平洋(4.060, -0.01, -0.25%)咖啡在北京国贸推出首家自烘焙旗舰店LUXE,店内设有咖啡豆烘焙机,工作人员在门店内现场进行烘焙,三天后可以拿到烘焙好的咖啡豆。
贴上“自烘焙”标签的咖啡豆往往价格不菲。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LUXE店自烘焙系列的咖啡豆分别提供埃塞俄比亚的夏奇索和古姬PB紫咖啡豆,价格分别是88元/120g、98元/120g。这与消费者认可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咖啡豆品牌的价格不相上下。
当下咖啡市场激烈竞争下,咖啡产品和门店模式同质化严重,各品牌纷纷创新模式布局,甄选店、旗舰店、烘焙店等一大批“特色”门店涌现,GREYBOX COFFEE作为新晋品牌也将面临不少压力,这也成为此品牌求变的关键因素。连咖啡和瑞幸咖啡的出现,让消费者动动手指头就可以线上下单,送咖啡上门;而在新零售咖啡火热朋友圈时,麦当劳、肯德基、7-11等餐饮品牌、便利店也加入这场“咖啡”之战。另外,在消费需求以及资本助推下,精品咖啡店开始纷纷出现,使原本小众的精品咖啡市场逐渐壮大。星巴克2014年推出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去年百胜中国推出了新品牌COFFii&JOY,太平洋咖啡推出首家精品咖啡店Brew Bar。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咖啡作为舶来品,中国消费者对于专业度的追求较低,更多追求的是一种体验过程。因此,在消费者有一定的复合性需求以及咖啡市场份额紧缩的情况下,企业借此作为卖点抢占市场份额。但是精品咖啡市场的入门门槛并不低,尽管市场红利不断叠加,能否在高速发展的节点上分到一杯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