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有了质与量的飞跃

2018-12-03 11:32: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从被称为医改元年的1985年,到2009年出台“新医改方案”,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至今已经进行了30余年。

40年前,一些老百姓往往是“小病基本靠扛、大病基本靠拖”,特别是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不仅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且医疗服务也有了很大改善,医保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也大大减轻了看病负担。

改革取得诸多成效的同时,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患者增多、居民整体健康素养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医疗服务方向由治疗疾病为主正加快转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健康支持,预防、治疗、康复、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相关健康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显示,逾八成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就医。

医疗服务可及性明显改善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原卫生部1984年8月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进行改革,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把卫生工作搞好”,标志着中国的全面医改正式启动。

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权让利的改革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增加,医院数量增多。

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这也使得医院创收以弥补收入不足等现象产生,影响了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发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渐显现。

在此背景下,“新医改”于2009年正式拉开序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以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完善。卫生总费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个人卫生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3年的33.9%,政府预算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在看到积极进展的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指出,改革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上还有所欠缺。

此后,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新医改的重要环节加快推进,特别是对于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目前已扩大到所有城市,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33.2%提高至2017年的34.6%。

根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驶入快车道,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资源迅速增加,群众获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改善。

特别是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中,强基层成为重要抓手,远程医疗、医联体等众多举措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卫健委披露数据显示,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传统医疗的空间上的限制。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