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电力设备行业投资研究报告:补贴终落地 风光迎甘露

2018-06-21 10:05:00

 

来源:渤海证券

新能源车:高配车型蓄势待发,地方政策组合出击。根据真锂研究数据,5月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锂电装机4.5GWh,同比增180.96%,环比增21.87%。其中,EV客车以2.1GWh的装机量超越EV乘用车,占比高达46.89%;EV乘用车装机1.8GWh,占比39.77%。乘用车尽管在5月份销量大增,但电池装机环比低于4月,说明政策过渡期内的销售以消化库存为主,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抢装行情。从竞争格局来看,本月CATL重回第一,市场份额43.5%;比亚迪位列第二,亿纬锂能升至第三,份额接近7%。本周,多个省市陆续发布新能源车地方支持政策。其中,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针对公交电动化、网约车电动化、氢燃料电池车、贴息补贴等多方面基于政策支持;江西针对省内企业发布相关奖励办法;上海提出在本市从事分时租赁经营活动的车辆需为纯电动车等。尽管地方补贴政策不如过去力度大,但是在新能源车推广方面,各省市依然有很大的支持意向。此外,5月装机数据显示,软包电池装机量655.73MWh,占比14.58%,连续第二个月超过圆柱型电池位列第二。表明软包化和高镍化是技术新趋势。投资建议:短中期首推高镍三元正极的杉杉股份和当升科技。中长期看,中日韩三足鼎立雄踞动力电池产业链,电池环节和细分领域都有望出现大市值公司。当全面战略重估锂电池,择大配置!重点推荐:亿纬锂能,璞泰来,宏发股份,新纶科技。建议关注:宁德时代,欣旺达,天赐材料,新宙邦,创新股份。

新能源:补贴终落地,风光迎甘露。6月15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第七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目录,共涉及55.8GW项目,其中风电33.86GW、光伏20.5GW。随着补贴的发放,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行业被拖欠三年之久的补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新能源车运营商的现金流将得到极大改善。此外,从2018Q1数据来看,弃风率大幅下降至8.5%,弃光率降至4%,主要限电地区弃风率也显著下降,我们认为随着保障消纳政策的落地、电力交易市场逐步放开以及特高压建设提速,困扰风电和光伏的消纳问题将得到持续改善。此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基金一直面临着较大的缺口,测算下2017年可再生能源需要补贴的金额合计达到1080亿元,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累计缺口已超过1200亿元。看到政府层面已在着手解决,一方面,降低光伏标杆上网电价以及对风电采取竞价上网政策;另一方面,追缴自备电厂拖欠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费用,预计这一部分有望达到200-300亿元,可缓解目前的补贴压力。另外,从中长期来看,风电和光伏有望在明后年实现发电侧平价上网,从而摆脱补贴。因此,我们认为,补贴问题已无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未来将有望持续改善。投资建议:补贴发放落地将有利于修复新能源电站运营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同时电站运营企业也将大幅受益限电问题的持续边际改善。重点推荐:金风科技、天顺风能、正泰电器、林洋能源、太阳能等。同时,由于新能源运营企业较多在香港上市,建议关注企业资质优、估值较低的港股龙头运营商,如:龙源电力、华能新能源、新天绿色能源等。

电力设备与工控:国产工控龙头强势崛起,工业智能制造未来。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行业增速开始由负转正,工控网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增速接近10%。我们认为,需求稳增+进口替代是工控企业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从需求端来看,背后的核心在于两点:1)中国制造业在升级,加工复杂程度和产品精度都在提升智能化的需求;2)人工成本在提升,加速机器代人。从进口替代角度来看,工控网数据显示,中国自动化市场本土化率不足40%,PLC、传感器等精密产品更是不足20%。随着本土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未来替代性的市场空间广阔。在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大前提下,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降低成本是大势所趋。工控行业和相关涉工业软件、工业平台、工业大数据的企业都将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将保持远高于行业的增速。重点推荐:1)工控平台型公司汇川技术,长园集团,麦格米特等。2)产品型公司宏发股份,信捷电气,鸣志电器等。电力设备建议关注稳定增长的低压电器行业以及能源碎片化下的电网安全领域。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低压电器行业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显著,未来保持远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速,预计在15%-20%左右。重点推荐:正泰电器和良信电器。交流特高压建设和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电网领域的两化融合也会持续提速。我们认为,国电南瑞作为“能源碎片化下的电网安全龙头”,未来存在三大增长点:保护及自动化、柔性直流、信息通信。预计18-20年复合增速在20%以上,予以重点推荐。同时建议关注主动配电网领先企业金智科技和专注海外配用电综合服务的海兴电力。

相关报告:2018-2022年中国发电设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