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已经传递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现在,农业机械化必须、也有条件转向高质量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人朴1月21日在京做出上述表示。在他看来,农业机械化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白人朴是在1月21日举办的中国农机化展望大会上做上述论断的。他认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攻关期,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要乘势而上。
条件已经成熟
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60%,意味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中级阶段后期,也就是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转型升级期,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化的发展要求日益迫切了。这是农机化发展规律的内生要求。
从发展环境分析,2014年,我国经济总量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首次演进为三、二、一结构。即,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三产就业人员最多,2014年已历史性地超过3亿人,达3.1364亿人,三产就业比重也首次超过40%,达40.6%;而一产就业人员则划时代的在三次产业中降为最少,不到2.28亿人,一产就业比重已降到30%以下,当年为29.5%。“发展环境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白人朴说。
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于60%的基础上,2015年,农业部开展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推进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农作物由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扩大到粮、棉、油、糖九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由粮食作物扩大到经济作物,“这是因势利导,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十分重大。”白人朴说。
2015年,我国GDP总量已突破11万亿美元,在GDP构成中,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人均GDP突破了8000美元,已有10个省(市、自治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有5个省市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地区行列。201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也首次突破1万元人民币。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GDP总量已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达82.7万亿元(约合13万亿美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万元。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从农业机械化自身深度发展的需求,即全程机械化从三大作物推进到九大作物,机械作业环节从耕种收三个环节扩展到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环节,还是发展环境,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比重不断下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国家经济实力、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都日益提高;惠农强农支持保护制度日益健全完善等进行综合分析,农机化的投入都应增加,投入力度应当加大。
供求关系变化
白人朴注意到,农机化总投入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从2014年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他也坦言,对农机购置补贴,也出现了有些地区还感到补贴力度不够,需要加大;但有的地区对争取补贴并不积极,甚至出现了宁可不要补贴的情况。
“看似奇怪的现象提醒我们,新时代的农机化发展的供求关系发生了由供给决定需求转向需求推动供给的重大变化。”白人朴断言,需求侧、消费侧的变化推动供给侧变革已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这是新时代新动能的重要特点。
总体来说,我国农机具适应三大粮食作物要求的较多,适应平原地区要求的较多,而适应其他作物要求、适应丘陵山区要求的较少。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十多年来,目前三大作物农机具在有些地区、有些环节已出现饱和,而适应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要求的农机具仍很短缺。部分产能过剩的农机具卖不出去,而需求迫切的农机具又未能生产出来,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中高端农机具仍很短缺亟待突破,有的甚至还严重依赖进口。
问题集中表现为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旧产能过剩,新产能不足,中低端过剩,中高端紧缺,导致出现市场总成交量下降。所以,出现农机购置下降,不是需求不足问题,而是有效供给不足问题。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周期性、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
白人朴认为,在新时代,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期待,必须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进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