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中性态度未变 对流动性不必过度担忧
本周以来,随着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央行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精准对冲当日大额到期量。11月2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2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1300亿元、14天期1100亿元、63天期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2.60%、2.90%,与上期操作持平,完全对冲当日到期量,净投放为零,本周仍有56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临近月末年底,面对MPA(宏观审慎评估)大考、提现等压力,机构间拆借资金的意愿有所降低,资金面都会例行收紧。市场人士表示,随着流动性供给从月初到月末逐步增加,央行投放量自月初至月末理论上也会逐步缩小,央行目前仍采取“削峰填谷”的操作,货币政策中性态度未变,大概率不会出现类似于2016年末资金面极端紧张的局面。
当日市场依旧维持紧平衡,资金价格涨跌互现。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除隔夜品种跌2个基点、1月期品种微幅下跌0.01个基点外,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中,1天期品种跌3.59个基点至2.7728%,7天期涨4.54个基点至2.9202%。交易所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中,多数品种价格均呈大幅下降,表明非银机构资金紧张情况较前几日有所好转。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称,由于每月月中缴税抽取流动性、月末财政支出释放流动性的影响,机构感受到的资金面波动幅度并没有完全被“削峰填谷”所平滑,反而呈现出月中缴税期资金面偏紧(缴税)、月底流动性更紧(央行持续回笼资金对冲财政存款释放)、次月初流动性稍松的状态(月末财政集中支出,部分资金可能在次月初才到账)。原因在于,低超储率表明目前银行间流动性供给减弱,银行拿到短期资金之后融出资金的意愿不强。随着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在金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之下,结构性短缺状态很可能会长期延续。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表示,目前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负债端又重现开始出现“量升价涨”的情况,市场开始担忧年底的流动性风险。资金供给端的问题在于,现在超储率已经是非常低的水平了。在这样一个低超储率的环境中,任何常规的抽水因素都会让资金融出方谨慎惜出。资金虽然流向了银行,但在低超储的背景下,流动性分层明显,银行自顾不暇,外溢到非银的量少,难以改善交易所的流动性环境。看待现在的市场,一定要在交易盘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大背景下看待。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高波动、大调整、情绪市、玩预期将会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