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宏源药业被证监会开罚单 会计调整可能毁了你的IPO!

2017-10-13 14:05:00

 

来源:东方财富网

前段时间因终止IPO闹得沸沸扬扬的宏源药业今日被证监会开罚单了。

证监会表示,宏源药业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成本核算不规范, 财务会计基础薄弱,留存危险废弃物处置不符合相关法律要求且未披露由此产生的处置费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决定对其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风波中心的宏源药业表示将尽快整改上述问题,并在财务会计基础管理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和完善力度,在完成整改并符合上市条件后将择机重新申报 IPO.

财务会计基础薄弱是宏源药业一直以来的弊端。公司曾在2015年开具7900万元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且未在2015年半年报中如实披露,去年九月因此被股转系统采取约见谈话和责令整改的自律监管措施。

其财会基础薄弱的另一体现是多次进行会计差错调整。今年6月28日,宏源药业对其2014年、2015年年报进行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调整项目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多项。而在2016年年底,公司就已经进行过一次会计差错调整。

此次被证监会点名,对于宏源药业下一步IPO计划是否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还未可知,但财会基础薄弱带来的内控制度不完善的帽子暂时是摘不下来了。

会计调整成常态

宏源药业不是第一家进行会计差错调整的拟IPO公司。

事实上,由于新三板财务规范要求与IPO还是有一定差距,挂牌公司在IPO的时候容易遭到证监会质疑,追溯调整会计数据已经成为常态。

已成功转板的世纪天鸿就曾对主要客户销售额、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情况、预付账款性质等进行调整,还因为招股书与此前在股转系统申请挂牌时的公转明存在多处差异而被股转开了罚单——对公司及董事长任志鸿、董秘张立杰采取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当时外界担心该处罚或会影响世纪天鸿的IPO进程,其实世纪天鸿会计调整的金额很小,只要公司后续能解释清楚会计调整的原因,IPO应该不会有实质上的障碍。

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过多处会计调整毕竟从侧面说明公司财会处理能力和信披质量尚待提高,而由此引发的财务问题和内控制度问题才是证监会关注的重中之重,此前就有不少公司因为会计调整幅度过大遭到发审委否决。

调整幅度过大可能被否

2010年5月,深圳市脉山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脉山龙)创业板上市申请遗憾被否,其报告期内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遭到问询。

发审委表示,申请人调减2007年度并计入2008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182.6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8%、13.12%;调减2007年度并计入2008年度净利润517.7万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42.49%、40.06%,且该调整事项发生在申请人变更为股份公司之后,说明申请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脉山龙形成会计差错的原因主要是收入跨期,即将2008年业绩提前计入了2007年,并且调整幅度很大,尤其是净利润调整幅度已超过40%,内控制度明显不够规范。

去年11月被否的北京信诺传播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诺传播”)也因会计政策调整折戟IPO.

信诺传播主营品牌传播和活动传播,公司在《关于做好相关项目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的意见回复中表示拟调整收入确认原则及将部分销售费用转入成本。

若按照此两处调整,信诺传播的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毛利率将产生重大变化。2013年-2016年上半年涉及的5个报告期,其营业成本变动比例均超过10%,销售费用变动比例超过80%,毛利率变动比例在8.5%左右。

如此大的会计调整自然引起发审委注意,发审委要求信诺传播说明作出会计调整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23条、24条和47条的规定。

以上两个被否案例的背后其实都是内控制度的完善性问题,而内控缺陷则可以上升到“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的发行条件。

IPO否决率上升

IPO审核接近“快进快出”的态势,目前非贫困地区企业的IPO审核周期最快已突破八个月,不过在IPO发行常态化的同时,审核标准也愈趋严格。

今年前三季度,证监会合计审核了586家公司的首发申请,516家获通过,9家暂缓表决,5家取消审核,56家未获通过,IPO发审否决率由去年同期的6.17%上升到9.56%。

从板块上来看,56家被否企业中,14家属于沪深主板,8家属于中小板,34家属于创业板,财务规范性、可持续经营能力、关联交易以及上文所说的内控制度有效性等是拟IPO企业的主要拦路虎。

节前证监会公示的“大发审委”委员名单也从侧面印证IPO审核标准只会越来越严。

据了解,本次公示的63名委员过半来自监管系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体现了监管层对IPO从严审核的态度,对于企图通过财务造假蒙混过关的企业能起到震慑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