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基础设施前20银行融资人排行榜 中国位于榜首
就在亚洲基础设施活动火热之际,西方银行正悄然从这个市场消失。它们撤出后,地区银行成为主力玩家,尤其是中资银行现在成了推动力量。
欧美银行从亚洲基础设施融资机构的阵容撤出由来已久。1997年和2008年的两场危机,帮助清理掉了实力较弱的玩家。
但近年来,当地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新工程和流动性,使地区银行在融资成本上难以打败。由于全球银行对汇率和主权风险的偏好较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等银行迅速填补空白,带来大量资金。
“在某些方面,中资银行准备改变这类工程的传统融资依据,”贝克?麦坚时律所驻新加坡的合伙人马丁?戴维说。
Dealogic数据显示,到2016年底,亚洲基础设施领域前20大银行融资人排行榜上,仅有一家西方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保住了第18位的排名,提供资金额为8.54亿美元。一年前,上榜的欧洲银行有6家,提供融资额总量为36亿美元。在榜单前10名里,中资银行占了7席,而上一年占了1席。中国国开行位于榜首。
中资银行的冲顶速度非常快。2012年,进入榜单前20名的中资银行在亚洲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了44.7亿美元资金,占市场总额的11.2%。4年后,中资银行提供融资384亿美元,市场份额高于60%。
国内流动性大增加快了这一趋势,并帮助排除了资本市场融资。随着美国逐渐加息,许多亚洲国家用现金为市场提供缓冲。对于近年国内经济增长强劲的泰国、印尼和菲律宾等国而言,银行依靠随时可动用的存款基础。在多年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只是在近几个月才收紧了政策。
“市场上有着强劲的银行流动性,因此一段时间以来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者更难分得亚洲基础设施融资的更大份额,”汇丰亚太基础设施融资业务总监詹姆斯?卡梅隆说。
政府支持的交易超过资本市场融资,在亚洲基础设施融资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例如,中国启动了规模达900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计划,其中多个项目——港口、公路和铁路——在亚洲各地突然冒出来。这些交易有很多是直接跟当地政府达成的,同时让国有控股的银行和企业出资和承建项目。
澳新银行驻新加坡的资源、能源与基础设施业务团队主管斯特拉?萨里斯表示,全球银行往往局限于能够开启美元收入流的项目。不久前,澳新银行参与了为雅加达丹戎不碌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提供融资。靠泊该港的国际船舶以美元支付费用,这些美元收入随后可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几乎没有汇率风险。
其他障碍是全球银行更难回避的。亚洲基础设施项目数量的增多,引发了关于质量的更多疑问。专家表示,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质量低劣的项目,只有当地银行才会考虑介入。“这肯定是个问题,”亚开行专门研究基础设施业务的金融行业主管专家维韦克?拉奥说,“企业很难签到高质量的合同。”
许多问题与当地法律有关。例如,在印尼,可能需要5年时间才会获得地权,由此带来的时间框架和监管风险只有当地银行才愿意承受。
律师戴维表示,近期的一个例子是,亚洲一个燃煤电厂项目未能达成煤炭供应协议。在向潜在债权人证明项目可行性时,这类协议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中资银行选择跟该项目的中国财务赞助方达成一份项目完工协议,而不是煤炭供应协议,在敲定交易的同时承担了闻所未闻的风险。“全球银行、甚至当地银行绝不会考虑这种做法,”戴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