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Lab孵化器:一场关于清洁能源的遐想
袁瑛比谁都明白PowerLab的意义,然而真有人把那些话说出来,她还是难掩喜悦和激动。PowerLab是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加州清洁能源基金联合发起的清洁能源孵化器,2016年11月5日,其主办的“中美清洁能源创新日”在上海落下帷幕不久,石木旺即找到发起人袁瑛,用“特别不可思议”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在石木旺原本的认识中,像绿色和平这样的公益环保机构应该是宣传一些比如戴口罩、进行垃圾分类之类的事情,“没想到还会关注创业企业的培训和培养。”石木旺是一家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公司的CEO,他说,清洁企业代表未来的方向,绿色和平做PowerLab这样一个清洁能源孵化平台,从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方面给子孙后代提供一个更低碳更清洁的未来,意义重大深远。袁瑛特地把团队成员叫了过来,让大家听一下石木旺的评价,“有人用第三方的视角说出同样的感受,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她说。以创业孵化创业袁瑛觉得,做PowerLab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创业。2016年11月1日,PowerLab团队从北京抵达上海,开始筹备这一年最重要的一场活动—“中美清洁能源创新日”。在并不熟悉的城市,三天时间要搞定所有事情着实是一种挑战,团队每天奔波于各个小剧场、创意空间和工作室,探寻场地,确定布展合作的艺术家,寻找方便与会的酒店和路线,每每夜不能眠。“中美清洁能源创新日”已经是四个月以来的第四场活动。此前,PowerLab以“光伏+大数据”“光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能源+X”为主题,在北京、上海、深圳完成了三场“创客马拉松”活动。共计150余名“能源极客”报名,每场活动挑选20人参赛,经过8小时的“马拉松”式头脑风暴和商业模式设计,最终选出五支优胜团队,参加“中美清洁能源创新日”的终极角逐和交流。PowerLab搭起的舞台越来越大,这一次,它把五支中国创业团队和七支美国创业团队聚到一起,畅谈清洁能源领域的商业创新可能性。活动上,来自中美两国清洁能源领域的重量级嘉宾分享了清洁能源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机会,百余位投资机构代表和投资人列席。活动结束,有投资人和企业代表找到袁瑛,感谢绿色和平做这个孵化器,让大家有机会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台上阐述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商业想法,也看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创新的模式和案例。“他们非常需要这样的平台,而我们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个人觉得特别骄傲,也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袁瑛说。2016年7月,绿色和平发起国内第一个非营利性的清洁能源孵化器—PowerLab,目的是找到年轻的创业团队,培育和孵化创新的商业模式,给清洁能源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这个过程不仅验证了公益组织尝试清洁能源孵化器的道路是可行的、是市场所迫切需要的,同时也锻炼了团队,大家更为默契,都收获了个人的成长。”袁瑛说,PowerLab虽然在帮助清洁能源创业企业,但对于团队自己而言,也像是在创业,“白手起家,从无到有,这个感觉很奇妙。”袁瑛对结果很是满意,“至少被市场认可了,很多做能源创新,或者是做能源投资的人,基本上现在一提PowerLab大家都知道。”几场活动结束,绿色和平为PowerLab的五支优胜团队提供了创业启动资金,还为他们提供为期3个月的创业培训课程,使其创意和想法更具落地的可能。在此期间,其中一个团队已经拿到天使轮投资,成功注册了公司。我们是很有耐心的和商业孵化器不同,作为非营利性质的平台,PowerLab不求回报。“如果是有些孵化器,我投了你,我对你的预期可能是三年之内业绩翻番,或者上市,让我能够从你这儿得到百分之几的一个利益共享。”但是清洁能源领域回报期很长,袁瑛介绍,一个对清洁能源感兴趣的人,从早期一个想法在心里萌芽,到付诸行动创业,再到做成一个清洁能源公司,需要至少五六年时间的积累。在这期间,不会有任何产出回报。这和能源领域的特殊性有关。袁瑛说,长期以来,国内能源系统和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都围绕煤炭进行,对可再生能源的态度并不友好,认为可再生能源是波动的、不稳定的,是垃圾电源。“整个能源系统是封闭的、垄断的,或者是重资产的,如果你再想挤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进去,是非常费劲的一件事情。”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及6个配套文件,提出解决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无歧视无障碍上网问题是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政策的放开,让袁瑛看到推广新能源的可能性,但她也明白,想要打破垄断,将是一个持久战。对于PowerLab第一阶段选出的五支优胜团队,袁瑛表示,它们代表优秀商业模式的可能性,PowerLab将为其提供系统性的资源和帮助,保障其在市场上存活,完成从0到1的孵化。“我们的中期目标是,希望有更多的PowerLab出现,不光是绿色和平在做这样的孵化,希望更多其他人能够加入进来。”袁瑛希望,清洁能源领域更多玩家的出现能够打破一些现有的固定思维模式,“比如不再只有国家电网可以发电、卖电,居民不仅仅只能从电网买电。”让不同的商业模式进入能源和电力体系,降低市场对现有体系的依赖度,让平台体系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下降,是PowerLab更长远的愿景目标。但是,不可能通过几个好的商业模式就能打破垄断,袁瑛说,肯定需要从上至下的一个合力,“比如说有政策的推动,还有中间具体实施者的努力,包括目前正活跃在市场上的电网体系内部从业者、新能源企业等等,需要一种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博弈。”而PowerLab正在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有能力进入到这个游戏中来。袁瑛明白,远景目标的实现至少是十年以上的事情,但是她不急,“我们是很有耐心的。”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