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巴曙松: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监管框架处于重要转折点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期。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开始告别高歌猛进式的增长,金融创新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开始加快,与之相伴随的还有金融市场波动的加剧。
从2013年的“钱荒”到2015年的股灾,2014年信用债违约开始频发,P2P从爆发式发展到大量跑路,2015年-2016年险资举牌风潮等,都与资管行业的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近几年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的背景下,资管行业却在追求与经济周期不匹配的高收益率,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未能体现在产品的公允定价中。经济逐渐在放缓,汇率弹性越来越高,利率也逐渐实现自由化,存贷差之间的管制也越来越被放宽,金融风险却在积聚。
旨在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却在事实上演变为一场行业与监管间的捉迷藏游戏。
2月21日市场上流出一份名为《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拟将资管产品按照募集方式进行分类,对资管的投资范围、合格投资者标准和杠杆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严禁嵌套、集中度控制、计提风险准备金等维度控制风险。
尽管资管新规能否顺利出台并行之有效尚是个未知数,控制金融风险的风向已定,2017年“严监管”无疑将成为席卷银行理财、信托业务、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一阵“旋风”。
目前资管行业究竟存在怎样的顽疾,资管新规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资管行业又该何去何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就以上问题以邮件的形式专访了研究资管行业多年的巴曙松教授。
巴曙松现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自2005年始,巴曙松就代领研究团队开始涉足资产管理行业研究领域,并于2006年第一次以《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年度报告》的形式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公开出版,至今已经逾十年,见证了资管行业由基金到大资管的成长全过程。
巴曙松向澎湃新闻指出,虽然流传出的《意见》还不是正式文件,但足以证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已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当前,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中的“顽疾”众多,诸如刚性兑付、监管各自为政所带来的监管套利、存在问题的业务规模占大、相关金融机构依旧沿袭传统的业务扩张模式等,都是《意见》中试图“对症下药”的对象。
巴曙松认为,假如刚性兑付被逐步打破,银行理财产品和其他资产管理类型的产品在风险收益特性上就不会存在根本上的差别。届时原有的游戏规则就可能会逐步发生改变,资产管理能力将会成为资金真正追逐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中各类机构之间不仅业务模式会发生比较大的调整,关系版图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据德意志银行测算,截至2016年4月份,“影子银行”催生了11.6万亿元的M2,占M2存量的8%。野村证券综合研究所此前分析的成果显示,中国的资管行业发展状况与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非常类似。为了规避存贷比、资本充足率及其他监管,资管行业内信托、基金产品进行理财和资金运用的情况很广泛;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被包装成理财产品予以发售的数额也在攀升。众多敞口并未被计提拨备和资本,令流动性风险上升,最后的资金流向到底用在何处也是不甚明朗。
在中国,投资于标准化的或者非标准化的债权类项目的一些具有刚性兑付特征的资产管理产品逐渐发展成了“影子银行”。巴曙松指出,发行这类产品的金融机构事实上发挥了商业银行的信贷功能并承担了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也并没有被纳入到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之中去。一些影子银行业务最终的资金流向是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不仅使得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土地财政”较为深度的绑定在了一起,而且前几年受约束较少的融资和业务发展已经使得这类主体出现了过度发展和过度融资的迹象。
此次《意见》关于通道业务的限制和对资本计提的规定,也体现了对影子银行风险防范的要求。《意见》中明确规定,为有效应对操作风险或其他非预期风险,消除标准差异,统一要求金融机构按照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风险准备金。
事实上,眼下的通道业务不仅风险管理上较混乱,也极不透明。巴曙松介绍道,其风险归属往往是通过私下里的抽屉协议,有的买入返售业务甚至只是基于一些业务往来的行业准则,连协议也不存在。因此,假如有风险事件发生,被层层通道绑定在一起的各类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会使得风险出现不可预期的局部扩散;投资于非标资产的资金往往也部分具有刚兑的性质,叠加部分非标业务的实质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出表,从而形成了名义上的资产管理、事实上是影子银行业务的链条。
巴曙松预测,如果新规出台,在具有刚性兑付特性的资金池或类资金池方式运作的资产管理规模受到限制,非标业务的规模自然会有较为明显的收缩。从业务发展趋势上看,随着资本市场多层次融资渠道建设的逐步完善,基础资产“非标转标”也将成为一个趋势。
从各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金融监管的经验上看,消除监管套利,统一监管标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巴曙松也强调,统一监管仅仅是资产管理行业更为规范发展的一个开始。
资管行业业务模式和关系版图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澎湃新闻:2月21日央行牵头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流出,两会上一行三会也确认了进行资管业务加强监管的政策导向,这会对整个资管行业有怎样的影响?
巴曙松:目前网络上流传的《意见》并不是正规渠道的发文,流传的也还只是征求意见阶段的稿件,因此,作为政策的最终定稿,还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最终修订。但是,即使从目前流传的征求意见稿来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