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消灭现金:一个六线小县城的“无现金”春节
县城高中门口的超市老板娘说,手机收款挺好,“省时,以前收现金,要找零麻烦,还要用验钞机,担心收到假钱。”不过,选择手机支付的消费者,仍以年轻人居多,本地中老年顾客还是习惯现金付款。
过一个不带现金的春节,可能不?
俗话说,没有钱万万不能———如果这个“钱”是指狭义的货币现金的话,这句话就过时了。货币在中国存在了5000年,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消失。
鸡年春节一周多,我从北京往来于豫东平原的六线小县城,几乎没掏过钱包。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发现我们正在逐渐进入一个“无现金”的时代?
春运回乡途中
腊月二十九,我和亲友一起自驾回家。从北京沿着大广高速,一路向南行驶近八百公里,才能回到我的河南老家。
在河北衡水附近的加油站,我们停下来加油并补给。加油站的姑娘建议用支付宝付款。加完油,我们还去便利店买了泡面、榨菜和火腿肠,同样可以选择手机支付。
我早就习惯使用手机支付,有很多好处:第一,不用再带现金和钱包了;第二,免去找零钱和接了一堆钢镚,甚至假币的烦恼;第三,便于记账,各种收支状况一目了然。
仅从支付宝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7年1月,国内超过20000座加油站均支持支付宝付款,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巨头、以及壳牌、BP、道达尔等外企大佬。
除了加油,缴纳高速通行费也可以不掏钱包了。在上海、杭州西宁、深圳、西安、广州等地的高速公路,都支持支付宝、银联闪付、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缴费。
在路上颠簸了快8个小时后,终于回到了我的老家,位于豫东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老家亲戚们也大都在外打工,见面聊天后,我才意识到,他们也已经习惯少用甚至不用现金。
堂叔一家在上海打工,就拿这次春运来说,他们是在12306抢购的火车票,通过银行卡或者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他们是铁路回乡大军的一个缩影。
春运数据显示,截至猴年腊月二十五,在火车站出售的576.17万张春运车票中,通过网络及手机APP方式订购的车票就占到总量的82.01%。上海站内所有人工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机,全面支持支付宝和银联闪付功能。全国数千个火车站点及汽车客运站,这个鸡年春节都首次支持支付宝线下买票。
如果你是1472公里的京沪线上的高铁乘客,你就会发现,那些推着小车卖泡面、瓜子、花生、德州扒鸡的售货员,也乐于扫码来收款。
普适性最高的春运买票,无意间成就了电子支付的普及。电子支付的普及,让春运也变得“智慧”和“轻松”了起来。
这里是我的小县城
我的家乡小县城,位于河南安徽交界处,收入在河南属于中等水平,相比于东南沿海,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思想观念,都封闭落后不少。但是,就在这样的内陆小县城,电子支付也在逐渐普及。
我在小学教美术的堂妹去超市买东西,经常使用手机支付。小县城超市、饭店、电器城前台上二维码的密度,似乎并不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稀落多少。
县城重点高中门口超市的老板娘说,手机收款挺好,“省时,以前收现金,要找零麻烦,还要用验钞机,担心收到假钱。”不过,选择手机支付的消费者,还是以年轻人居多,本地中老年顾客,还是习惯现金付款。
在我的科普下,收入不算高的堂妹,正准备春节后在支付宝发布两项赚外快的服务——周末给人画肖像或者上门辅导美术,祝福她能顺利接到单。
在买车票、加油等环节中,电子支付只是作为支付工具嵌入交易链条,本身并没有改变交易形态,而在本地化服务“到位”中,支付宝却拓展了传统可交易服务的边界————写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这样的传统技能,也能实现“可交易”的功能。
过年找乐,离不开发红包和压岁钱———以前,红包就是简单粗暴的几张现金,在我的家乡,主要由长辈发给未成年的晚辈。现在,更多的乐趣却似乎出现在电子红包上。
春节期间,我发了300多块钱的红包,叔叔婶婶、堂弟堂妹们,长辈晚辈低着头,在手机上抢三五块的红包,一个个开心不已。
如今,电子支付还把AR技术、LBS技术等等都和红包结合起来,提高了发红包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亲密性。把红包藏在某个角落,让孩子们去找,这种“捉迷藏”的玩法被搬到了线上,走亲访友的时候,打开手机支付宝AR实景红包,根据提示的线索,对准附近实物进行扫描,一个红包就顺利找到了。今年有些企业的年会就是用AR红包进行现场互动和奖励。
不过,今年回家最令我吃惊的是还是老爸。过去觉得智能手机太麻烦、对互联网戒心颇深的他,今年都关心起“敬业福”了。今年的集五福活动,俨然已经成为一项新年俗。回到家后,有“福”字出现的地方,家人们都赶紧围过来,打开支付宝扫一扫。这个鸡年春节,总共有1.68亿用户成功集齐了五福,这么多人都来玩,还是没有想到的。
也许和我一样,北上广的迈克、莫妮卡、露西、汤姆回到家乡的五六线小县城甚至村里,会发现,过去在一线大城市随处可用的移动支付,到了家乡的五线小城,也同样可见可用,一线大城市和五六线小县城的生活鸿沟,正在逐渐变小。
无现金时代
十几年前,电子支付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网购的痛点,如今,支付工具走出了互联网电商的狭隘边界,融入日常生活,少用甚至不用现金正成为时代的特征。
从鸡年春节支付趋势来看,以支付宝等平台的普及为基础的无现金时代,有四大特点。
第一,区域覆盖广,用户层次多元。
如果一个互联网应用只在北上广深杭流行,很难称得上全民应用,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无论从覆盖区域还是覆盖用户层面,都成为了全民应用。
比如,就火车站而言,全国5000多家大小火车站点中,其中2000多家大中型站点铺设了支付宝的服务。根据去年双11的数据,支付宝已经形成了“全球收全球付”的能力,可以为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支持18种货币结算。
支付宝等应用的高普及率,使电子支付逐渐从补充性的支付工具,升级为主流支付工具之一,为无现金时代的到来搭建了基础设施。
第二,跨界跨行业,生活场景广泛。
我老家的四婶,今年48岁,让我惊讶的是,这个过去在医院当护工的农村妇女,如今对智能手机一点都不陌生。去年,经过一周培训后,她开始在一家上门o2o平台担任保洁员,每月收入5000到7000元,而其中有一半付款,直接转账到了她的支付宝账户,她再把工资转给正在上大学的堂弟堂妹,当作每月生活费。
有趣的是,四婶最早用支付宝转账,是因为去银行转账要排队还要手续费,支付宝免费,现在手机银行转账也免费了,但她已经习惯了支付宝。
对于单个用户来说,如果电子支付能够交易的服务和产品有限,那么现金仍然是必需品————但是,现在支付宝、银联闪付、微信等正在普及到各行各业,逐步取代了现金。
比如,过去我只能在一些连锁店比如711或者超市等地方使用支付宝,但是现在,菜市场买菜的阿姨,甚至在夜晚路边摆摊卖臭豆腐的小商贩,都在炉子前摆出了收付款的二维码。
第三,黑科技加持,增加趣味性。
与以往电子支付仅仅作为后台的工具不同,在与AR、LBS等黑科技结合之后,支付的过程不再仅仅是工具,黑科技为支付增加了趣味性、互动性。
对用户来说,是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而对于商户来说,中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在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传统交易模式中,消费者和商户的关系是一锤子买卖,而在支付宝里,两者的关系被深度沉淀下来,而且,加入黑科技元素后,双方的互动空间能够得到大力的提升和扩展,未来可变现的商业空间值得期待。
第四,拓展了可交易资产的边界。
一些过去难以交易的服务,在移动支付平台变得可以交易了,比如在到位“年味”频道上,传统老艺人提供的年俗服务。
支付宝等工具的存在,消弭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当然,这个前提依然是其高普及率———当支付宝在供需两个维度,实现了地理空间上的高密度覆盖时,供需双方才能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在线下的原子世界更为便捷的链接到一起,一些原本不可交易的资产,就变得可以交易了。
春节已经过去了,大家也陆续回程上班。北上广的托尼、露西、汤姆、莫妮卡,以及村里的二狗、翠花、建国、小芳,是否发现,我们正一起进入无现金时代?